-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Vol. 18, No. 7, 1081–1086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从幸福学角度对和谐消费的阐释*
1 1 1 2
陈景秋 唐宁玉 王方华 C. K. Hsee
(1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 200052)
(2 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 芝加哥 60637)
摘 要 本文从幸福学的角度, 对和谐消费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和分析。基于幸福学中所提出的参照点
效应、范围-频次分布理论和内在可评估性理论对不和谐的消费现象, 包括奢侈性、炫耀性和过度消费
的形成机制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并由此提出促进社会和谐消费的建议和启示, 以期对政策制定
者、企业和个人消费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 幸福学; 和谐消费; 参照点效应; 范围-频次分布; 内在可评估性
分类号 B849:C93
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 旨在从幸福学(“Hedonomics”, Hsee, Hastie
谐社会” 的概念, 党的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六次 Chen, 2008)理论出发, 分析各种不和谐的消费现
会议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 象的成因, 并进一步阐释和谐消费的内涵, 为如
的决定》, 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 何营造和谐消费的氛围提供建议和启示。
思想。在和谐社会思想的指引下, 学者们(例如, 和谐消费旨在塑造和谐健康的消费市场环
李园, 2005; 罗利丽, 2006)提出营造和谐消费环 境, 促进社会和谐的实现, 它的基本原则与幸福
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并从不同角度提 学的研究目标和主旨是相符合的。一方面, 基于
出和阐述了和谐消费理论(例如, 聂元昆, 吴健安, 先前文献(例如, 毛世英, 2003; 何炼成, 褚志远,
2007; 柳思维, 尹元元, 2007; 李鹏举, 2007) 。和 2006; 朱庆宝 , 2006, 刘志英 , 2007; 罗利丽,
谐消费是颇具中国本土化特色的消费理论(柳思 2006), 和谐消费可以总结为以人为本、尊重他人
维, 尹元元, 2007), 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致中 和尊重自然三项基本原则。以人为本, 强调了消
和”和“仁爱” 等思想内涵, 它的提出有利于促进 费者是和谐运转的消费系统中的核心, 消费应该
消费理论与中国国情和文化特点的结合。同时, 以最大化消费者的个人福祉为目标, 与情感消费
和谐消费也是一个具有包容性和扩充性的理论 有关; 尊重他人, 强调了在满足个人消费需求的
范畴, 既反映了企业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内涵(例 同时, 要限制贫富消费悬殊过大, 与代内公平消
如, 绿色消费), 也反映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方面 费有关; 尊重自然, 强调了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的内涵(例如, 公平消费和责任消费), 还反映企 的同时, 必须尊重自然, 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
业与消费者的关系方面的内涵(例如, 情感消费 保障子孙后代的利益, 这与绿色消费和代际公平
和冲动消费) (聂元昆, 吴健安, 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