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安与上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西安;城市定位:;城市规模:;城市形态:组团化分散式布局;政治:;经济:;;上海的城市定位:;上海的城市规模:(超大城市);上海的城市形态:(分散式卫星状);城市文化
吴越文化作为上海的文化基础对于上海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首先,吴越文化是水之文化。从上海老城厢中可以看到,传统的城市形态是一个布局相当合理的水乡都会,整个老城依水而建,四周宽阔的城濠和外河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干线,城墙中开有六处城门,其中有三处就是水门。城内河巷相依,纵横有序,呈现出江南城市典型的城市形态,现今的肇嘉浜路、陆家浜路都是在原来水道基础上填筑而成。因此,水曾经是上海城市形态中一个相当主体的元素。
其二,吴越文化中经济与文化是并重的。上海城隍庙老城厢是自明代建庙宇以来逐步形成的庙市结合的商业、完宗教活动区,各类商铺、摊贩借城隍庙会之光,形成了至今仍名扬四方的城隍庙集市。将封建祭祀场所与文人雅士隐名遁业之处变为热闹的商业集市,也正是吴越地域文化中重商重利的映射。
其三,吴越文化具有开敞气质。上海西联内陆,东濒大海,自开埠以来就是一个中原文化、闽粤文化与吴越文化融会贯通之地。从豫园湖心亭(建于1784年)的极为自由的建筑形式便可略见一斑,其多边形不规整的平面,大小各异的尖顶和短脊歇山屋顶,前后参差、高低错落,呈现出一种放任不羁的非正统体态。
;;上海随着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的签订,向外国开放扬子江畔的通商口岸,大量外国侵略者的进入和外国租借的建立,上海的城市发展逐渐受到商业因素的影响。从此以后,上海作为吸收西方城市特点引发城市变革的一个开端,越来越受到19世纪欧洲城市发展的冲击和影响。尽管在建国初期,南京路上的一些著名商业中心和外国银行出现过萧条,但如今上海的创业者和外国投资者正在紧凑的商业区内蓬勃发展。上海新城市规划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贯穿城市新旧发展区域,创立一系列的商业中心:南京路、淮海路、虹桥区、徐家汇、天目路、陆家嘴和宝山路。每个商业中心,以商业为特征的商业销售和写字楼正逐渐代替居住区和工业区。这些新的商业中心的建立既是上海20世纪中叶传统商业模式的复兴,也是一个建立在分散建设新规划理论上的一次扩展。为了复兴上海传统的商业特征,由上海市规划局和同济大学在1991年共同制订的一个保护计划,即在上海规划6个传统的商业中心,同时沿着四川路制定一个餐饮服务业的区域。
尽管工业用地在中心城市呈下降趋势,上海的中心城区仍然保留了较为高度的工业发展。这部分反映出上海仍然继承着建国初期工业用地高密度发展的分布特色。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通过在郊县发展卫星城以分散工业发展的努力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果。在早期,卫星城发展的失败归因于1960年代初的经济萧条;后来,当这项运动在1970年代初期又重新开始的时候,部分地受到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制约,比如说交通的建设。这也使得完成工业从中心城区向周边扩展的设想化为泡影。在城市的中心区域(包括近郊),19%的工业企业坐落在最核心的区域,60%坐落在1950年代集中发展的区域,21%坐落在最近几年新发展的近郊。改革开放以后,上海的规划工作被集中在充分使用开发区所带来的一切积极因素,以此促使工业企业用地分散化的实现。尽管这个开发区的策略比以前的努力要高明一些,但是上海的工业基地目前仍然呈碎块状分布。
;上海的开发区以功能的专门化为设计目的。而且,它们的商业和工业的范围被广泛地定义为“高新技术发展”或“出口加工”。其中,最大的新区是浦东新区。它包括了广泛的功能性区域。浦东新区坐落在黄浦江畔的东边,是中国最高层次的国际型开发区之一,其规划是为实现上海中心城区在空间上和功能上的延伸。它主要以国外市场为导向来组织生产,同时又大量利用外资。这个拟定的350km 2的发展区域是上海中心城区面积的两倍。在1993年,38km 2 的新区已经被建成了,到2000年另外60km 2 区域也完成了建设。这个区域中的5个地区均以各类专业化的经济活动为目的,比如说出口加工、贸易和金融服务、商贸及物流。这些项目牵涉到大量的基础设施和房屋建设,同时也带来了生产车间,办公场所和仓库的建设。除此之外,上海还有三个高新技术工业开发区。它们在功能和空间上相互补充。这三个开发区是虹桥、漕河泾、闵行。它们都在中心城区的南部和西部。虹桥开发区正在被作为一个传统城市中心的陈列。它为外国领事馆,银行和一系列的管理机构配备了大量的服务设施。虹桥开发区坐落在上海中心城区和虹桥机场之间的高速公路一旁。由于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它被设计为一个外??公司和外国领事馆的服务中心,包括了集中的居民住宅和以外国人为主体社区的一系列服务设施。漕河泾坐落在上海市的西南部,是上海最早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研发中心。有许多研究机构在其附近。然而,在这一地区,为新的工业所产生的预期中的外来人口而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