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路原理第08章
第8章耦合电感和变压器电路分析 8.1 耦 合 电 感 8.2 耦合电感的连接及其去耦等效 8.3 空 芯 变 压 器 8.4 理想变压器和全耦合变压器 8.5 含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计算 8.1 耦 合 电 感 如果两个线圈的磁场存在相互作用,就称这两个线圈具有磁耦合。具有磁耦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圈,称为耦合线圈。如果假定各线圈的位置是固定的,并且忽略线圈本身所具有的电阻和匝间分布电容,得到的耦合线圈的理想化模型就称为耦合电感。 8.1.1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 考虑如图8-1(a)所示的具有磁耦合的两个线圈Ⅰ和Ⅱ,由于两个线圈之间存在磁耦合,因此每个线圈电流产生的磁通不仅与本线圈交链,还部分或全部地与另一线圈交链,所以每个线圈中的磁链将由本线圈的电流产生的磁链和另一线圈的电流产生的磁链两部分组成。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若自感电压和互感电压的参考方向与产生感应电压的磁链的参考方向符合右手螺旋法则,当线圈的电流与电压取关联参考方向时,自感电压前的符号总为正;而互感电压前的符号可正可负,当互磁链与自磁链的参考方向一致时,取正号;反之,当互磁链与自磁链的参考方向不一致时,取负号。 从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式可知,由两个线圈组成的耦合电感是一个由L1、L2和M三个参数表征的四端元件,并且由于它的自感电压和互感电压分别与两线圈中的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因此是一种动态元件和记忆元件。 8.1.2耦合线圈的同名端 由前可知,耦合电感线圈中的互磁链和自磁链的参考方向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由线圈电流的参考方向和线圈的绕向及线圈间的相对位置决定。但实际的耦合电感都是密封的,一般不能从外观看到线圈的绕向;另外,要求在电路图中画出每个线圈的绕向及线圈间的相对位置也很不方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同名端的概念。所谓同名端是指耦合线圈中的这样一对端钮:当线圈电流同时流入(或流出)该对端钮时,各线圈中的自磁链与互磁链的参考方向一致。从感应电压的角度,如果电流与其产生的磁链及磁链与其产生的感应电压的参考方向符合右手螺旋法则,同名端可定义为任一线圈电流在各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压或互感电压的同极性端(正极性端或负极性端),也即互感电压的正极性端与产生该互感电压的线圈电流的流入端为同名端。 同名端通常用标志“·”(或“”等)表示。利用同名端的概念图8-1(a)和(b)所示的耦合电感可分别用图8-2(a)和(b)所示的电路符号表示,图中耦合电感标有“·”的两个端钮为同名端,余下的一对无标志符的端钮也是一对同名端。必须指出,耦合线圈的同名端只取决于线圈的绕向和线圈间的相对位置,而与线圈中电流的方向无关。 有了同名端的标志,根据各线圈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就能从耦合电感直接写出其伏安关系式。具体规则是:若耦合电感的线圈电压与电流的参考方向为关联参考方向时,该线圈的自感电压前取正号,否则取负号;若耦合电感线圈的线圈电压的正极性端与在该线圈中产生互感电压的另一线圈的电流的流入端为同名端时,该线圈的互感电压前取正号,否则取负号。 由于耦合电感中的互感电压反映了耦合电感线圈间的耦合关系,为了在电路模型中以较明显的方式将这种耦合关系表示出来,各线圈中的互感电压可用CCVS表示。若用受控源表示互感电压,则图8-2(a)和(b)所示耦合电感可分别用图8-5(a)和(b)所示的电路模型表示。 8.1.3耦合电感的储能 由于耦合电感是无源元件,因此它任意时刻的储能不可能为负值。 8.2耦合电感的连接及其去耦等效 耦合电感的两个线圈在实际电路中,一般要以某种方式相互连接,基本的连接方式有串联、并联和三端连接。在电路分析中,将按上述连接方式的耦合电感用无耦合的等效电路去代替的过程,称为去耦等效。本节就介绍这3种基本连接方式及其去耦等效。 8.2.1耦合电感的串联 耦合电感的两线圈串联时可以有两种接法:一种是如图8-8(a)所示,两线圈的异名端相接,称为顺串;另一种是如图8-8(b)所示,两线圈的同名端相接,称为反串。 8.2.2耦合电感的并联 耦合电感的两线圈并联时也可能有两种接法:一种是如图8-9(a)所示,两线圈的同名端两两相接,称为同侧并联(顺并);另一种是如图8-9(b)所示,两线圈的异名端两两相接,称为异侧并联(反并) 。 8.2.3耦合电感的三端连接 将耦合电感的两个线圈各取一端连接起来就成了耦合电感的三端连接电路。三端连接也有两种接法:一种是将同名端相连,构成如图8-10(a)所示三端连接电路;另一种是将异名端相连,构成如图8-10(b) 所示三端连接电路。 在正弦稳态电路中,对应于图8-10所示的耦合电感的三端连接及其去耦电路的相量模型可如图8-11所示。 8.3 空 芯 变 压 器 变压器是利用耦合线圈间的磁耦合来实现传递能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武汉江汉区08-09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题及答案.doc
- 07-08八年级数10.doc
- 07-08下 基础II试题D 及答案.doc
- 台北爱乐电台2010年08月15日舒曼「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doc
- 理论与法规2008年真题.doc
- 2008-8-4 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doc
- 2012中职下册 08 Unit 8.doc
- 08年试卷A.doc
- 08温州中考卷.doc
- 08年《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卷八.doc
- 幼教培训课件:《幼儿园消防知识讲座》.pptx
- 再谈高考议论文写作的紧扣题目.docx
- 医疗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模板.docx
-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调研试卷一.docx
- 专题05 名篇名句默写(原卷版)-2025年高考语文三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通用).docx
- 单元整体意识下单篇课文的教与学——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夏日绝句为例.docx
- 新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专题十四几何证明》教学课件.pptx
- 关注概念本质在操作体验中发展数学概念——以周长的认识教学为例.docx
- 关于语文学习的45条建议.docx
- 新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课时2频率的稳定性》教学课件.pptx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毕业生(四)【13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最新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一套.docx VIP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必修二Unit6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x
- 毛概电子书.doc
- 紫外线钣金灰行业报告.pptx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必修二Unit5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
- CQC13464225-2024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安全与性能认证规则.pdf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必修二Unit1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
- 洪洞悦昌煤业副斜井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