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毒品二2011

新疆地区有5个人过量摄入大麻,引起精神失常而杀人或自杀。这5名摄入大麻者都是男性,吸食时间最长者为33年。5人均是因为在一天之内吸食数次大麻引起中毒,表现为离奇幻觉、判断力丧失、精神和行为异常,不能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其中4人一次连续刺伤、杀死数人,包括自己的妻子、儿女,手段残酷却不自知;一人刎颈自杀。 结构特点:比较复杂的环状结构,含有双键和酚羟基。 结构与挥发性的关系:酚羟基是极性基团,需要用化学衍生化的方法降低极性、增加挥发性才能用GC检测。 结构与酸碱性的关系:酚羟基-OH化学健中质子有失去的倾向,所以酚类化合物显酸性。 结构与稳定性的关系:双键易被氧化生成饱和的化学键,大麻酚类化合物的性质不稳定,受热或光照的条件下氧化反应加速。 (一) 一般介绍 2. 化学结构与性状: 低剂量时既有兴奋作用又有抑制作用,高剂量时以抑制作用为主。 滥用严重者出现幻觉、妄想和类偏执状态,伴有思维紊乱、意识障碍,出现双重人格。 (二) 中毒症状和体内过程 1. 中毒症状: 案 例 第七章 毒品(二) 授课人:陈丽琴 第二节 中枢神经兴奋剂 引 言 中枢神经兴奋剂包括哪些药物? 哪些与法医毒物分析关系密切? 苯丙胺类兴奋剂(ATS) 可卡因 咖啡因 尼古丁 … 一、苯丙胺类兴奋剂 (一) 一般介绍 1. 药(毒)理作用: 中枢兴奋(拟交感)、抑制食欲、致幻 ice (一) 一般介绍 2. 流行和滥用趋势: 《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联合国对其施行管制和立法后,流行趋势有所缓和,但全球滥用问题一直未解决,近年甚至超过传统的麻醉类毒品。 滥用品种: 中枢兴奋作用 苯丙胺(AMP) 甲基苯丙胺 (MA) 兼具中枢兴奋和致幻作用 亚甲基二氧苯丙胺 (MDA) 亚甲基二氧甲基苯丙胺(MDMA) (一) 一般介绍 3. 化学结构和性状: 4种苯丙胺类毒品的结构: (一) 一般介绍 3. 化学结构和性状: 性状: 外观、气味:常温下,MA为无色油状液体,有特殊氨味,挥发慢;MDA和MDMA为无色油状液体;盐酸甲基苯丙胺外观似冰。 酸碱性:碱性较强 溶解性:游离碱都易溶于乙醇和氯仿,略溶于或难溶于水;与酸成盐后,都易溶于水,也能溶于乙醇,但不溶于乙醚。 (二) 中毒症状和体内过程 1. 中毒症状: 中枢兴奋症状 欣快、自信、有活力、精神和体力均活跃…动作快而不准,焦虑紧张,饥饿感减轻,不眠,性欲亢进…严重者出现谵妄、恐慌、狂躁、冲动行为… 外周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心动过快,血压升高,心律失常,严重者出现高血压危象、循环衰竭死亡。 (二) 中毒症状和体内过程 2. 滥用方式: 主要为口服。 滥用分为两类:①不规律的间断使用;②习惯性滥用。 3. 体内过程: 吸收良好,随血液迅速分布于组织,主要经尿排泄。 正常情况下,24h尿可排出摄入量的70%,其中可有半数以上保持毒品原型。 尿pH值对苯丙胺类及其代谢物的分布和排泄有很大的影响,酸性尿可使原体药物的排出量增加。 (三) 检材采取和处理 1. 体外检材(毒品) 用甲醇、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直接浸取; 用0.1mol/L的盐酸或硫酸浸取。 (三) 检材采取和处理 2. 体内检材 尿(活体检材):首选检材,经10%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大于11后,用氯仿等有机溶剂提取或固相提取 ;提供近期摄毒的有力证据。 毛发(活体检材): 可提供习惯性滥用或慢性中毒的有力证据。 血液(死者) (三) 检材采取和处理 3. 衍生化处理 苯丙胺类结构相似、分子量低,用GC法或GC/MS法检测时色谱行为和质谱行为不佳(特征离子少,相对丰度较弱),采用衍生化法可显著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常用的衍生化试剂有三氟乙酸酐、五氟丙酸酐、七氟丁酸酐… (四) 检测方法 体外检材(毒品) 冰毒、摇头丸等苯丙胺类毒品可经有机溶剂直接提取后采用化学反应和薄层色谱法进行筛选试验; 再用仪器分析方法进行确证分析和定量分析。 体内检材 尿样或血清可直接用免疫检测板进行筛选试验后用仪器分析方法检测; 其他体内检材则需经提取后用仪器分析方法检测。 (四) 检测方法 1. 化学反应 2. 薄层色谱法 用碱性展开剂 3. 免疫分析法 苯丙胺类免疫板的检测限为500ng/mL,灵敏度不高,其阴性结果也应用仪器进一步确证分析。 (四) 检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