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02-WCDMA系统关键技术-56.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2-WCDMA系统关键技术-56

WCDMA系统关键技术 中兴通讯学院 课程内容 功率控制技术 切换技术 码资源管理 Rake接收技术 接纳和负载控制 功率攀升 码信道之间的非正交产生多址干扰,存在功率攀升现象。 WCDMA网络 会议室 码信道传输——用方言交谈 信道功率——说话声音 保证信道质量——听清对话 信道功率增加——谈话声音提高 功率攀升——大家都提高声音 超过线性范围崩溃——喊破喉咙,仍然听不清 小区外的干扰——房间外的干扰 远近效应 功率控制 功率控制 三种功率控制 开环功率控制 闭环功率控制 闭环功率控制 内环功率控制: 快速闭环功率控制,速度是1500次/秒 在基站与移动台之间的物理层进行 一个时隙(0.67ms)给出一次功率控制命令 外环功率控制 业务质量是主要由误块率确定的,是直接的关系,与信噪比是间接的关系。 信噪比与误码率(误块率)的关系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非线性的 功率控制效果 下行链路功率控制目的 节约基站的功率资源,减少对其他基站的干扰 弥补多径效应、抵抗干扰 提高系统容量 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目的 克服远近效应 提高系统容量 目标是在信号接收端,所有的用户有相同的信号干扰比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课程内容 功率控制技术 切换技术 码资源管理 Rake接收技术 接纳和负载控制 切换的概念 切换:通话模式下,UE占用小区状态发生变化。 目的: 保持通话的延续性 均衡话务 改善通话质量和提高系统容量 切换技术 软切换: 软切换则在载波频率相同的基站覆盖小区之间的信道切换 当UE开始与一个新的小区建立联系时并不中断与原小区的联系。在软切换状态下,UE与多于一个小区建立无线链路。 切换过程中,移动用户可能同时与两个基站进行通信,从一个基站到另一个基站的切换过程中,没有通信中断的现象,真正实现了无缝切换。 过多的软切换会占用多路码资源,从而引起系统拥塞 包含链路添加、删除以及替换过程。 硬切换: 硬切换是当呼叫从一个小区交换到另一个小区或者从一个载波交换到另一个载波时发生,它是一个时刻只有一个业务信道可用时发生的切换。 硬切换采取的是连接之前先断开的方式,在与新的业务信道建立连接之前先断开与旧的业务信道的连接。 切换过程中,移动用户仅与新旧基站其中一个连通,从一个基站切换到另一个基站过程中,通信链路有短暂的中断时间(可能掉话) 。 切换技术 切换基本分类 软切换 同一Node B下的小区软切换(更软切换) 不同Node B间的小区软切换 不同RNC间的小区软切换(涉及Iur口) 硬切换 不同载频间的硬切换 同一载频下的硬切换(强制性硬切换) 系统间硬切换(如与GSM之间) 不同模式间硬切换(如FDD与TDD之间) 切换控制中小区的关系 激活集(active set):指与某个移动台建立连接的小区的集合。用户信息从这些小区发送。 监测集(monitor set ) :不在激活集中,但是根据UTRAN分配的相邻节点列表而被监测的小区,属于监测集。 信号强度不足以进入激活集或者激活集已满 检测集(detected set):UE能够检测到的,既不在激活集中,也不在监测集中的小区。 信号强度不足以进入监测集、监测集已满或者漏配邻区关系。 添加:邻区合并技术 切换控制的一般流程(顺序) 1.测量控制消息 测量消息上报方式(周期上报方式、事件上报方 式、邻区列表) 测量物理量(RSCP/Ec/Io/ GSM RSSI) 2. 测量(UE); 3. 测量结果的报告(UE到Node B、RNC); 4. 根据切换算法进行判决(RNC); 5. 切换的执行(RNC到Node B、UE)。 切换控制流程(一) 1. 测量 由RNC决定UE测量并上报哪些物理量。切换需要UE测量的参数主要是P-CPICH的Ec/N0或RSCP(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 一般我们用Ec/N0 ,因为Ec/N0同时体现了所接收信号的强度和干扰水平。 Ec/N0和RSCP之间的关系如下: Ec/N0 =RSCP/RSSI 其中,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是在相关信道带宽内的宽带功率。 切换控制流程(二) 切换控制流程(三) 切换事件 Event1 1A:一个导频信道进入报告范围。 1B:一个导频信道离开报告范围。 1C:一个不在Active Set里的主导频信道的导频信号强度超 过一个在Active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