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建设磷肥厂可行性研究调查报告.docVIP

贵州省建设磷肥厂可行性研究调查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省建设磷肥厂可行性研究调查报告

化 工 经 济 学 贵州省建磷肥厂的报告 组员:宋定龙 1108110880 谭国栋 李志文 宁荣辉 杨潜海 1.项目提出背景 近年来世界磷肥工业逐渐复苏,生产能力增长较快,中国、美国及印度成为世界三大磷肥生产国。2006和2007年,全球磷肥产能实现净增长。2007年全球磷肥(包括MAP、DAP和TSP)产量比2006年增长了5%,达到2520万吨,接近历史最高产量。 中国磷肥工业经过20多年来的阶段性扩张升级,已经实现了由磷肥进口大国向磷肥制造大国的变革。截止“十五”末期,中国磷肥产量和消费量已位居世界第一,磷肥消费基本摆脱依赖进口的局面;产品结构有了较大改善,磷肥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大中型磷肥装置的技术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行业经济效益好转。云、贵、川、鄂、豫、鲁等地磷肥产业发达,是中国磷肥的主要产区。 贵州省独特的地质环境造就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我国的矿产资源大省之一。其矿产资源分布广泛,矿种较多,成矿地质条件好,其中特色矿产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现已发现122种矿产资源,矿床、矿点3000余处。已探明有储量的有76种, 有41种矿产保有储量列全国前10位,其中28种矿产居1至5位,21种矿产居前3位。有色金属与贵金属已发现和探明有储量的有汞、铝、锑、铅、锌、铜、钨、钼、钒、镁、金、银等, 为全国十大有色金属产区之一。汞、铝、磷、煤、锰、锑、金矿产资源,在全国的优势地位突出, 被誉为贵州矿产的“七仙女”。  ; 矿石类型根据矿石结构、构造特征分为条带状磷块岩、致密状磷块岩、碎屑状磷块岩及角砾状磷块岩; 根据矿石工业类型划分为: 硅质磷块岩矿石、硅钙( 镁) 质磷块岩石、钙( 镁) 质磷块岩矿石、未分类型磷块岩矿石和磷灰质岩矿石五种类型。截止2009 年12 月底,全省磷矿累计查明资源量约为23 亿多吨,消耗资源量约为: 1. 9 亿吨,保有资源量约为21 亿多吨,其中已占用保有资源量为: 6. 5 亿多吨,未占用保有资源量为: 15 亿多吨,压覆资源量为: 1 053 千吨。根据《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单矿种省级汇总要求》,结合贵州磷矿资源分布特征大概划分了四个矿集区: 开阳—息烽矿集区、瓮安—福泉矿集区、织金—清镇矿集区、铜仁—松桃矿集。 2.市场需求 建国以来,我国磷肥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50年代发展过磷酸钙,60年代发展钙镁磷肥,80年代后期加快发展重钙、磷铵、氮磷钾、硝酸磷肥等高浓度复肥。现有磷肥企业552家,职工30万人,总资产已达到近500亿元,磷肥生产能力和产量仅次于美国,均居世界第二位。近年来,我国磷肥发展呈现出以下状况: 磷肥产量迅速增加。1985年磷肥产量只有176万吨P205(下同),1995年达到619万吨。“七五”到“八五”10年间我国磷肥产量平均每年递增13.4%,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1998年为663万吨,1999年略有下降为655万吨。 产品结构调整见成效。1990年过磷酸钙(SSP)、钙镁磷肥(FCMP)产量占磷肥总产量的94.2%,高浓度磷复肥只占5.8%。1999年重钙(TSP)、磷酸二铵(DAP)、磷酸一铵(MAP)、氮磷钾三元复合肥(NPK)、硝酸磷肥(NP)等高浓度磷复肥产量已占磷肥总产量的34%。1990年到1999年高浓度磷复肥产量平均每年递增26.56%。 目前,我国已经陆续建成投产的高浓度磷复肥企业有104家,实物生产能力达1272万吨。其中,磷酸二铵11家,201万吨;磷酸一铵64家,310万吨;NPK三元复合肥27家,520万吨;重钙6家,136万吨;硝酸磷肥两家,105万吨。 生产技术装备水平迅速提高。从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花了8亿美元,引进了一批(16套)国外先进的高浓度磷复肥生产工艺、技术和关键设备。湿法磷酸分别从6个国家引进了8种生产工艺,建成了规模从500—1000吨装置,磷铵/NPK从5个国家引进了6种生产工艺,建成了规模从100—600吨的生产装置;重钙引进了料浆法和陈化法两种工艺,建成了40万吨、56万吨、80万吨装置;硝酸磷肥引进了世界上最大系列2973吨的冷冻法装置。从而大大缩小了我国与国际先进技术装置水平的差距。 与此同时,高浓度磷复肥生产技术和装置国产化也取得了很大成绩。我国自行开发的料浆法磷铵全部实现了国产化,许多企业不仅达产达标,而且实现产量翻番。重庆涪陵3万吨磷酸一铵已经达到12万吨。山东红日集团将磷铵、硫酸钾和NPK复合肥生产结合起来,实现一体化生产,从而简化了流程,降低了投资和生产成本,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山东鲁北集团新建成的15—20—30料浆法磷铵和磷石膏硫酸联产水泥的放大装置,已经实现产量翻番。现在

文档评论(0)

10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