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分期贷款乱象需严格监管.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生分期贷款乱象需严格监管

  开学时间临近,又一批新生即将步入大学校园。校园贷也开始了新一轮“活动”,盯上了这些“小白”客户。大学校园里的海报栏上各种名为“某某贷”的校园借贷广告已是泛滥。大学生网络分期贷款业务之所以在高校走红,是因为对于有较强消费需求而又没有固定持续收入的大学生来讲,校园贷方便、快捷、门槛低,诱惑无限。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校园贷乱象难消,已经形成颇具规模的灰色产业链。据媒体报道,多地大学生因无力偿还借款,“自杀”“卖器官”“裸贷”等悲剧屡屡上演。   不良校园贷何时才能从校园中连根拔起?面对如此难题,需要校园、网贷平台、监管部门各方携手共建良性发展的校园贷市场,明确大学生享受金融服务的边界,加大对校园贷的监管力度和执法力度。   黑色校园贷屡禁不止,这次盯上了大学新生   据近日走访河北省石家庄市几所高校发现,虽说距离开学还有一小段时间,但校园里的海报栏上就已经开始出现各种名为“某某贷”的校园借贷广告。同时,在QQ查找中输入“大学生贷款”,可以发现,有近百个与校园贷款相关的QQ群,“只要你是在校大学生,需要钱就来找我”等消息刷屏。有的校园贷宣称利率0.99%,实则高达39.8%。校园贷的风险已不容小觑。   此前,不良校园贷乱象频发,多地大学生无力还款而导致的悲剧触目惊心。   首先是让人惋惜的“校园贷”命案。一张身份证,一本学生证,甚至不用本人签字,就能贷下数万元。就这样,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郑德幸以28位同学之名,在14家校园金融平台负债近60万元,最终绝望跳楼。   其次是令人惊讶的“裸条贷”。这条灰色链条对愿意裸持身份证拍照抵押的女大学生优先放贷,甚至有部分女大学生因此走向色情交易的深渊。   接下来是最近校园贷又被爆出的刷单乱象。吉林某高校学生举报称,该校学生梁某联合校园贷客户经理及线下代理商找学生“刷单”,导致学生巨额钱财被骗……   大学生被诱,轻易泄露个人信息、背上债务重担的案例并不鲜见。不过,即使是正常偿还自己的贷款,对于许多选择借贷的大学生来讲也并不轻松。各方在感叹校园网贷“水真深”的同时,也不得不为被盯上的这批即将走进大学校园的新生感到担忧,因为一两个月前人人喊打的不良校园贷、“裸贷”如今不仅未被有力制止,还死灰复燃,并且张大了“血盆大口”等待着学子们。   校园贷是一柄双刃剑   为什么中招的总是大学生?   一方面,校园贷对手头不宽裕的大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校园贷是针对大学生群体,提供分期购物和现金消费等服务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对无固定持续收入的学生来讲,方便、快捷、门槛低。   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脱离了父母的管制,大学校园的管理又相对宽松,可想而知,容易冲动消费的学生会轻易地走上网络借贷这条路。无需提交担保,无需审查任何资质,只需动手填一张表格,原本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他们就可以轻松贷到不小的款项,从而拥有自己青睐已久的iPhone6、名牌护肤品和服装等等,何乐不为?据《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在校大学生人数约3000万,有8.77%会选择贷款,其中网贷几占一半。   另一方面,随着2009年大学生信用卡被叫停,当下的互联网金融恰好填补了大学生金融需求空白。但是校园贷“野蛮”生长,失序发展之下乱象丛生,不少与其相关的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令其成为了“诈骗”的手段。   许多网络贷款、小额贷款,以看起来极低的分期利率吸引大学生贷款,但实际上,这些贷款的利率往往要远远高于信用卡分期利率。高利贷组织裹上网络的外衣,实施相关的违法犯罪行为而未被及时查处,导致大学生误入歧途。   比如,裸条借贷已经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不法分子经营“裸条贷款”的收益远不止来自高利贷本身,转手女大学生裸照也是其重要的“盈利项目”。甚至还有卖家进行业务延伸,介绍一夜情、包养等服务。   此外,值得深究的是,这些不良校园贷的花样其实并未翻新,但是还是有人愿意铤而走险,仍有大学生连连受骗。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金融服务需求是真实存在的。如果我们将参与校园贷而发生的一系列悲剧只是粗暴的归结到校园贷平台上,甚至因此要求取缔校园贷平台,这也是不合理也不合法的。   加强监管还校园一个清静   养痈遗患必贻将来之忧。“校园贷”已经快成为灰色产业的代名词。原目的是缓解大学生燃眉之急的校园贷早已变了味,成为了高利贷的温床、不法分子“荼毒”大学生的利器。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而校园借贷往往是通过手续费、服务费等巧立名目以规避高利息的法律责任。究竟不良校园贷何时才能从校园中连根拔起呢?   校园金融服务的需求巨大不容置疑,而这么一个有“钱景”的市场,面临的问题有二,一是校园贷贷款制度不完善;二是相应监管举措还在“裸奔”。虽然今年4月,教育部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