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谏逐客书.PPT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7谏逐客书

目錄 題解 作者 課文 深度鑑賞 語文天地 問題討論 補充教材 好站連結 答: (2)以寶物美女來自天下,反襯秦王重物輕人:   在上一段陳述客卿對秦國貢獻的史實後,文章似乎已告一段落,但李斯卻以華麗炫目的寶物來反襯人才的重要,造成本文的另一高潮。李斯從「今陛下致昆山之玉」至「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著眼,比較秦當權者對物、對人的態度,指出「重物輕人」的危害,進一步論證逐客之非。從歷史的檢驗,轉入眼前事實的驗證,抓住秦王愛好聲色、珍寶的心理特徵,以物喻人,以事明理,進一步說明逐客是錯誤的。 二、本文被譽為駢文之初祖、漢賦之先聲,文中哪些鋪陳、對偶的手法可加以印證,試舉例說明。 答: 李斯在諫逐客書一文,上承戰國縱橫家的氣勢,下開漢賦的鋪張,具有承先啟後的重要影響力,因此被稱為「漢賦之先聲」。又使用排比、對偶等手法,並且有辭采富麗、音調鏗鏘的特色,也影響了後世「駢文」的產生,因此被稱為「駢文之初祖」。 答: (1)善用排比,增強語勢:   本文最大特色即大量使用排比句,寫八位客卿有功於秦,用了一連串的排比句,顯得證據鑿鑿。如有關穆公的一組排比句,用「取、得、迎、來」等字,恰與當前秦王「逐」客相對照;又如有關惠王的兩組排比句,用「東、西、南、北」等方位詞和「拔、并、收、取、包、制、據、割」等動詞,更顯得客卿張儀的功績非同一般。舉秦君用客卿成功的歷史事實,用排比句盡情鋪陳,予人客卿的功績有說不盡之感。 答:   文章列舉秦王享用的異國玩好有十多種珍寶,眾多的美女,六、七種音樂。作者以排比鋪陳手法,極言其多,極言其「可寶」,極言秦王樂於享用,接著又用六個「不」字排比句作為假設推論,詞采繽紛,盡情渲染。   排比句的鋪陳不僅增強了語勢,同時也形成了和諧的音韻效果。 答: (2)駢散並用,錯落有致:   本文中如自「孝公用商鞅之法」至「至今治彊」,首句為散句,中用排句,繼又出一散句(「獲楚、魏之師」),末以整(整齊)句收束。又如自「惠王用張儀之計」至「功施到今」,起筆為散句,繼用四字型之排句,突換三字型之排句,繼用散句,復用排比句,末又用散句。排偶與散句整散、長短相為錯綜,在語言形式上富有整齊錯落之美;在音節上抑揚頓挫,鏗鏘響亮,富音樂美感,這些都增強了滔滔不絕雄放不羈的氣勢,所以此文開啟散文辭賦化的風氣,因此曾被後人追認為「駢體初祖」。 答: (3)隨類賦形,豐富設彩:   諫逐客書一文運用了隨類賦形、豐富設彩的藝術筆法,如「建翠鳳之旗」的「翠」、「西蜀丹青不為采」的「丹青」,大多數句子的設彩,都不靠顏色字眼;「昆山之玉」、「宛珠之簪」、「阿縞之衣」、「鄭、衛之女」等,用著名產地來設彩;「隨、和之寶」、「太阿之劍」、「纖離之馬」等,用著名物品來設彩;「靈鼉之鼓」、「犀象之器」等,用質量優良來設彩。通過這樣的多方設彩,寶物便顯得琳琅滿目,富麗珍奇;而人物便顯得高雅尊榮、美麗華貴了。 三、燭之武遊說秦穆公,使秦軍退兵;李斯勸諫秦王,使秦王取消逐客令。二人所以能遊說成功,有何共通之處?請說說你的看法。 答: (一)遊說的經過: 1.左傳一書所記載的燭之武退秦師一事,起因於秦、晉圍鄭,鄭文公請燭之武遊說秦穆公退兵。燭之武分析鄭國滅亡有利於晉,又追述晉國背信的史實,表達鄭國的誠意,結果秦不但退兵,又駐軍為鄭協防,晉兵亦退。 答: 2.李斯 諫逐客書一文,起因於秦王政十年時,秦國因韓國間謀鄭國被發現而大逐客卿,這時李斯剛被免去客卿一職,於被逐途中上書論述逐客之失。文中列舉了歷代君王任客卿而富強的史實,並指出秦王重物輕人之失,以及統御天下的理念。秦王 政看了立刻撤銷逐客令,並追回李斯。 答: (二)二文的共通處: 1.二文均提及先王的做法和結果。 2.二文均針對遊說的對象,作利與不利的層層申論。 3.二文的措詞均得體而客觀,不卑不亢。   綜而言之,二文遊說成功的理由,首在以對方為前提,為對方設想,又暗藏著不利於國的負面假設,因此贏得了共識。 四、李斯出身楚國卻為秦國獻策、效力,併吞包括楚國在內的各個國家,你對這種作法有何感想? 答: 李斯不甘自處於卑賤、窮困的境遇,因而為秦效力,心態固然可議;但是在春秋、戰國時代,「楚材晉用」是普遍的現象。當時的士人並不把死守一國一君視為忠貞的唯一指標,而常以發揮長才、出將入相為傲。而綜觀古今小國的崛起,尤其需要倚重他山之石,提供多元化的方向與策略,才不致淪於亡國滅種。因此,「有容乃大」實為廣納人才的重要戰略。我們從荷蘭與瑞士的歷史中,均可看到廣納賢才所創造的契機與競爭優勢,這也與先秦 李斯 諫逐客書的歷史經驗不謀而合! 秦始皇 補充教材 相關名句 目錄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李斯〈諫逐客書〉) 國有三不祥:有賢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