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学生红十字急救知识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固定材料 就地取材,如木棍等 患者自身健康的肢体 学生急救知识 学生应掌握的急救知识 如何拨打急救电话120 创伤性出血的处理 中暑、触电、溺水、煤气中毒、火灾等处理 创伤性骨折的处理 心肺复苏知识 一、如何拨打急救电话? 中国医疗急救电话——120 需要救护车到达地点,明显的等候地点。(如:曹张新村X号X室,煤气公司营业厅门口等车) 病人的数量和基本病情(如:一头部受伤的老人) 以前有无疾病或受伤历史(如:半年前中风过) 留下联系电话(如:手机号码是······固定电话是······) 二、外伤出血的现场处理 动脉出血 静脉出血 毛细血管出血 止血的方法 指压动脉血管止血法 局部加压包扎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 1、指压动脉止血法 前臂出血------肱动脉 手掌出血------尺、桡动脉 手指出血------手指根部两侧动脉 2、加压包扎止血法 先在伤口上盖上干净的纱布块(或干净的纸、手帕、毛巾等代替),然后用绷带(或布条、红领巾、线等代替)用力扎紧打结即可。 3、止血带止血法 适用于四肢大动脉出血 止血带使用注意事项—— 上止血带部位:伤口的近心端;止血带下面放衬垫 止血带上得松紧以能达到止血效果为宜,每隔30分钟松1分钟 上过止血带必须交班 上止血带必须做标记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 中暑的表现 高温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 预防中暑的招法 喝水:喝的时候要慢慢喝,不要渴了就猛喝;要喝温开水,不要喝冰水;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要喝烧开过的水,不要喝生水;要喝新鲜温开水,不要喝“陈”水;还可以多喝加淡盐的温开水。 慢慢地适应气温的转变:从事户外活动的时候要放慢速度,不要逞能。 及时散热:当过于炎热的时候应该用湿毛巾擦脸、冷水冲淋头部及颈部,让水分蒸发帮助散热 中暑的急救 一、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中暑的急救 二、敷。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中暑的急救 三、促。将病人置于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待身体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 中暑的急救  四、浸。将患者躯体呈45度浸在18℃左右水中,以浸没胸腔为度。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过低不能耐受。 中暑的急救 五、擦。四个人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四周,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30分钟左右,即可把体温降至37—38℃,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五、触电的处理 首先切断电源(请大人帮忙) 不直接接触触电者的身体 呼叫120 触电现场处理 心跳呼吸停止的切断电源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若触电者心跳和呼吸存在的,拨打急救电话120。? 六、溺水的处理 溺水该怎么预防? 学会游泳 不要到危险水域附近玩耍 不要到无成人在场的地方去游泳 溺水该怎么办? 请人将落水者救上岸,同时立即倒出溺水者呼吸道内积水。 请人拨打120急救电话 如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 七、煤气中毒的预防和处理 预防—— 1、正确、安全使用燃气灶、燃气热水器 处理—— 1、拨打120 2、打开窗、门通风; 3、立即将中毒的人搬离中毒场所; 4、如果心跳和呼吸停止进行心肺复苏。 八、遇到火灾怎么办? 逃生 立即报警119、110、120 有能力时,争取灭火。用水、使用灭火器材等(有危险性!!!) 预防方法:正确的使用火,学会使用灭火器材 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 注意事项 1、预防重于处理; 2、确保自身安全; 3、只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呼救(打120电话;请周围人帮助) 止血 心肺复苏(大人) 三、骨折的现场处理 1、固定受伤部位(超关节) 2、有出血的先进行止血 骨折固定的作用 可减轻疼痛刺激、防止避免再出血和损伤。 肢体制动可用夹板,躯干制动可借助于担架和束带。 搬动伤员时勿使伤处移位、扭曲、震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