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艺学教程第八章10-11(下).pptVIP

  1. 1、本文档共1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前 言 二、? 原因 三、??开课目的 四、?工艺的发源与定义 五、 电子工艺的研究对象 第八章 安 全 用 电 8.1 人身安全 8. 1. 1 触电危害 一、 电伤 二、 电击 8.1.3 触电引起伤害的因素 表8.2 电 流 对 人 体 的 作 用 二、电流的种类 2. 高频电流 *3. 直流电 4. 静电、电容放电 5.雷电 三、 电流的作用时间与电击强度 2. 电击强度 四、 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8.1.4 触电原因 二、 双极(相)接触 三、 间接接触 四、 跨步电压 ?8.1.5 防止触电 一、(遵守)安全制度 二、 (采取)安全措施 二、 (采取)安全措施 三、(执行)安全操作(规则) 三、(执行)安全操作(规则) 四、(使用)安全产品 8.2 用电技术安全简介 8.2.1 接地接零保护,低压供电系统介绍 *8.2.2三相电路保护接零 图8.8 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 * 名词解释: TN—S系统,即三相五线制 4.单相三线制 附:三线插座、插头接法: 8. 2. 4 漏电保护开关 8.3常见不安全因素及防护 8.3.1直接触及电源 8.3.2错误使用设备 8.3.3金属外壳带电 8.3.4电容器放电 8.4 安全用电常识 8.4. 1 接通电源前的检查 8.4.2电子装接操作安全 *8.4.3 防止机械损伤 8.4.4 防止烫伤 *8.5 触电急救与电气消防 附:触电急救 *8.6. 电气消防 *8.7 家庭照明电路安装 六. 验电举例 8.8 家庭用电线路示例 附:电度表接线图 二、自动空气断路器 三、 多个开关控制一盏灯的接法 本章所学过的符号 第一章 习题 如:某些大功率电器,切断电源时,会产生拉弧,特别是感性负载,断开的一瞬间产生几千伏以上的感应电压,击穿空气,产生强烈电弧,造成手臂被严重烧伤。如图1.21所示 E1 ~ E2 图8.21 拉闸产生电弧 由于各种电器越来越多得进入家庭,电气化越来越普及,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安全防护措施,但触电事故仍然时有发生,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千万不要惊慌失措,现场人员应迅速采取以下救护措施: 1. 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 当发现有人触电时,能否挽回触电者生命的最关键、最重要的措施是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其方法有: ⑴ 尽快拉闸或拔下电源插头。 2010.9.8-4 ⑵ 在无法拉闸的情况下,可用绝缘物(木棒、塑料及衣物类)工具,使电源与人体分开。总之,不管用什么方法,关键是要快,且不能使自己触电,一两秒的迟缓,都可能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2. 通知医院(打120电话)来人抢救 3.立即对触电者进行急救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若心跳、呼吸停止,要立即就地进行抢救。若心脏停跳,应用人工心脏挤压法维持血液循环,若呼吸停止,应施行人工呼吸。 1. 心脏挤压法 ⑴ 使触电者仰卧在地板上(不可躺在软垫上),解开胸前衣服纽扣和腰带,以利呼吸。 ⑵ 救护者面对触电者,跪在其身体一侧或跨在身体两侧两手相叠,用手掌根部置于触电者的胸骨下方三分之一处(心口窝上方,两乳头中间略下一点),将胸骨的下部,向下和向脊椎方向压陷4—5厘米左右(失去知觉者胸廓较为柔软,容易压下),逼出心脏内的血液,然后快速放松。 ⑶ 有规律、有节奏的每分钟挤压60—80次,加压时可略慢一些,放松时略快一些,目的是让胸阔自动弹起,使血液流回心脏,手掌根部每次加压后,不要完全离开胸部,以便下次挤压。 注意:加压时,不可用力过大,切记粗暴,造成胸骨骨折。 100 2. 人工呼吸法 ⑴ 口对口(口对鼻)吹气法:用手帕或纱布盖在触电者口鼻上面,急救者先吸一口气,然后口对口对触电者吹气,(同时用手捏住触电者鼻子),每隔4—5s一次,即:每分钟12—16次。如触电者喉内有痰,应先吸出痰,再施行人工呼吸。 A. 清理口腔防阻塞 B.鼻孔朝天头后仰 C.贴嘴吹气二秒钟,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