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湖北地区戏剧文化史料考释.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湖北地区戏剧文化史料考释

年 月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第 卷第 期 ( ) 明代湖北地区戏剧文化史料考释 (中山大学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 ( ) 明代之前,湖北地区 就有戏剧活跃的身影:南朝时期有傩戏演出 ;宋代,楚地有俳优、艺姬搬演歌 舞杂剧 ;元代则有名优金兽头、般般丑、刘婆惜、小春宴、帘前秀、任国恩等驰名“荆湖”、“湖湘” 。中国 戏剧经历宋元时期的繁兴,至有明一代,传奇杂剧的创作又迎来发展的高潮,尤以昆曲的隆兴为标志。就 地域而论,明代的戏曲活动以江浙赣皖闽一带为盛;相较之下,涉及湖北地区戏剧文化的文献记载十分 零散。笔者近年从方志、史书、笔记、文集等文献中蒐集数条,概以成篇,试图描述明代湖北地区戏剧活动 的历史概貌,补上楚地戏剧文化研究缺失的环节。 明代是戏曲声腔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朝代,前期有南戏“四大声腔”占据歌场,嘉靖朝后,昆腔乘势 而上,弋腔、海盐腔、余姚腔走向式微,而地方“俗调”青阳、池州、四平等地方声腔相互竞争,此消彼长。明 代的湖北地区也不乏这些新腔老调的身影。 首先是脱胎于昆山腔的昆腔,一经魏良辅等乐师的改造,以其“启口轻圆,收音纯细”、“气无烟火” 、 “流丽婉转” 的唱腔,受到楚地文人雅士的青睐,多奏诸堂会。万历四十三年( )的沙市,袁小修同 诸王孙公子共游荆州江头,听说有新到吴伶,歌曲甚佳,“诸公共至徐寓,演《明珠》,久不闻吴歈矣。今日 复入耳中,温润恬和,能去人之躁竞” 。同年稍晚,袁小修又赴瀛洲、沅洲、文华、谦元、泰元诸王孙之 饯,观看吴伶演出《幽闺记》 。袁小修的仲兄宏道作诗《答君御诸作》(其四)“打叠歌鬟与舞裙,九芝堂 上气如云。无缘得见金门叟,齿落唇枯嬲细君”(原注:时君御演出《金门记》) ,记载了他的好友常德 人龙膺在家中“九芝堂”演出《金门记》的情况。君御,为龙膺(— )的字,他作有传奇《蓝桥记》、 《金门记》(俱佚)。龙膺一向不喜欢“高腔土调”,故而他亲自创作《金门记》,并由其家养伶班以昆腔演唱。 本文所用“湖北地区”或“楚地”的地理概念,特指当今湖北省之行政区划。而湖北在明代,属于湖广行省的一部分,特作说明。 南朝时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载有腊日“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公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的傩戏演出(参宗懔《荆楚岁时记》,姜彦 稚辑校,岳麓书社 年版,第 页)。 应山人宋庠( )在《岁晚感事》中记有“楚优歌舞拙,何处强持樽”(宋庠《元宪集》卷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册, 台湾商务印书馆 年版,第 页);宋庠的弟弟宋祁在修《新唐书》时,与诸姬“只是拥炉命歌舞向以杂剧,引满大醉而已”(朱弁《曲 洧旧闻》卷六,《笔记小说大观》第八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年版,第 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资助项目:12CZW05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14AZW009;中央高校基 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3wkpy46 陈志勇( ),男,湖北嘉鱼人,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