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有位帮凶,叫“人为污染”讲述.pdfVIP

流行病有位帮凶,叫“人为污染”讲述.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流行行病病有有位位帮帮凶凶,,叫叫“人人为为污污染染” 引致艾滋病的HIV病毒。 编者按:艾滋病在很长一段时间 都是事实上的绝症,直到三年多以前WHO才把艾滋 病列为“慢性、可以控制的疾病”,然而艾滋病的治疗仍需解决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 在2016年世界艾滋病大会上,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透露,现在全球防治艾滋病所 取得的成果仍非常脆弱;全球仍有过半的艾滋病感染者,没有办法获得治疗。此外, 对高致病性的流行病,如果没有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也很容易出现人为导致的传 染。据浙江省卫计委昨日通报,浙江中医院一名技术人员违反“一人一管一抛弃”操作 规程,在操作中重复使用吸管造成交叉污染,导致部分治疗者感染艾滋病病毒,造成 了重大医疗事故。回顾流行病的历史,生活和医疗上的陋习、人为造成的环境污染, 或多或少都与疾病的爆发有关系。 文/郭小为 “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疾病的历史。”正如瑞典疾病史专家汉森 (Folke Henschen)所 说,人类自诞生那天开始,各种各样的疾病就如影随形,延续至今。疾病袭来,不分 贵贱贫富,都要受到影响,概莫能外。 1960年代,一名医生正在给小女孩接种天花疫苗。图/Getty Images 美国历史学家肯尼斯·F.基普尔在 《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中说:“疾病是人类共同 的、普遍的、恒久的生物性经验之一:疾病不仅是人类生活和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 分,其存灭与盛衰更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文明的变迁有着紧密而复杂的互动关系。” 中华民族一如其他民族,自上古以来就有各种大大小小的疾病。19 9年新中国建立 后,虽然消灭了天花,但仍有许多疾病困扰着人们。撇开诸多常见病,不难发现许多 典型病症往往暗合着当时的时代节拍。 而中国人所遭受的典型病症,也印证了基普尔所说的“反映特殊时代和文化的价值与 信仰的一种隐喻”。 2003年,SARS爆发期间的香港。图/AFP/Getty Images 当社会陷入混乱时,某些疾病会乘虚而入。 20世纪中期的中国是从一连串无休止的天灾人祸中走过来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人 均收入很低、缺衣少食、医疗保健体系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当时主要的疾病是传染病 和营养性疾病。 20世纪50年代以前,沙眼曾在我国广泛流行。有些地区,发病率可能达到90%。这种 传染性眼病,曾经是中国一类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此后,针对共用毛巾习惯的教 育“一人一巾,流水洗脸”,开始在卫生条件有限的民众中普及。70年代后,发病率大 大降低。 20世纪50年代早期,中国70%的农村有疟疾流行。在采取了包括环境控制、传播期间 的大规模化学预防和大规模治疗等各种措施后,疟疾的发病率大幅下降。这一时期的 另一种由蚊子传播的寄生虫病——丝虫病,也同样因为灭蚊,而被有力控制。 2011年 ,WHO公布的疟疾分布图。 除了诸多生活条件所导致的传染性疾病之外,人们还一度饱受一些营养性疾病的困 扰,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地方性甲状腺肿。因为饮食中缺碘,许多人因此患上了地方 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呆小病,这一状况直到后来碘盐的大量使用才得到改善。 据 《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记载,在中国的“三年困难时期”,许多人由于食物生产和 分配的匮乏而徒然丧命。全身性饥饿又增加了人对许多病菌的易感性,反过来,感染 又加速了全身性饥饿的过程。由于健康恶化和死亡率上升使社会更加混乱。营养不良 更为严重,从而导致疾病的快速传播。在中国,伤寒流行曾经与饥荒联系在一起,到 处肆虐。 在政府有效运转和民间秩序稳定的情况下,一些疾病并不可怕,然而当政府和民间社 会都陷入混乱时,这些疾病就会乘虚而入。 《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一书写道:1955 年之前,中国的脊椎灰质炎发病非常普遍,后来政府有效的免疫工作使得这一疾病得 到了控制。 地方性甲状腺肿是一种营养性疾病。 如果天灾难以避免,至少人祸应当杜绝。 改革开放至今,随着国门的全面洞开和观念的开放,中国的一些“旧病”又开始复发, 一些“新病”开始出现。 最有代表意义的“旧病”非性病莫属。196 年,中国政府宣布基本上消灭了性病。然 而,198 年,人们重新发现了性病病人,到1988年,性病病人已“成千上万”。沿海地 区,如广东、广西、福建等是中国发病率最高的地区。 曾有一位国家性病防治委员会的领导认为,性病的再度流行来自“卖淫业的复萌,‘性 团伙’活动增加以及部分追求性自由的青少年对性的态度的转变”。2006年,中国疾病 控制中心专家陈祥生称,近十几年来中国性病发病率每年以20%至30%的速度增加, 呈逐年上升趋势。梅毒、淋病等性病,目前在全国许多地区的发病率已跃居传染病发 病顺位的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