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中国摇滚乐的历史和未来
【摘要】中国摇滚乐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至今已经发展了将近30年,在这短短的几十年中国摇滚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笔者首先回顾中国摇滚乐30年发展的状况,同时谈谈这种从西方引进来的艺术形式如何进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并怎样从曾经的波澜起伏变得渐渐平淡。最后展望未来,对中国摇滚乐的出路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国摇滚乐;历史;展望
摇滚乐是流行音乐的一种形式,通常由人声伴以吉他、鼓和贝斯演出,很多形态的摇滚乐也使用键盘乐器(如风琴、钢琴、电子琴或合成器)。其他乐器,比如萨克斯管、口琴、小提琴、笛、班卓琴、口风琴或定音鼓有时也被应用在摇滚乐之中。摇滚乐源自于1940和1950年代的“rock and roll”运动及rockabilly运动,此二者是由布鲁斯音乐,乡村音乐等音乐形式演变而来。中国摇滚乐(Chinese Rock)被描述为一种反传统的工具、反抗主流意识形态、商业建制以及文化霸权的音乐。喜欢摇滚的人也多半不是一般的追星族,他们常用歌声倾诉生活和思想。
1986 年,崔健在北京首都体育场唱出《一无所有》,这一年被普遍认为是大陆摇滚乐的诞生元年。其实直到1989年,中国人并不知道这家伙唱的是摇滚乐,由于他把这张爆炸般的专辑以摇滚命名(《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崔健和摇滚乐开始被广泛谈论,此后,中国大众有了广泛接触摇滚乐的机会。实际上在 1985 年前后,大众便已经在零星地、频繁地接触这种音乐。在这个时代里,这种音乐没有被命名,甚至被错误的冠名,或被作为一种新潮音乐的碎片夹带在当时的磁带、唱片之中,姜德贤、蔚华、崔健、刘索拉、臧天朔、侯牧人、常宽、张楚等人全国发行的磁带,不同程度地夹带过摇滚乐的作品或摇滚乐的音乐元素。
与大陆的封闭不同,港台地区一直保持着与西方流行音乐接触的机会,但有趣的是,两地在外来影响下产生的音乐,是温拿、许冠杰、泰迪罗宾这样的流行民谣乐种,直到1981 年才出现两地最早的摇滚音乐人罗大佑、Beyond乐队等。摇滚乐需要一个政治相对开明的环境,尤其是,需要一个思想、文化上的大激荡、大变局的时代背景,摇滚乐是一种思想动荡的载体。在中国,更有趣的一点是,后来只有大陆的摇滚乐风起云涌,港台的摇滚乐一直隐而不彰。
自 1989 年之后,中国的摇滚乐一直处在一种拼命学习的状态,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求知若渴的状态。与艺术界、小说界、学术界同时发生的情形非常相像,所谓渴望,是指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疯狂地学习模仿、再造在西方已经出现过的各种代表流派。中国摇滚乐快速吸收并再现了西方五十年里大部分的摇滚乐品种:流行金属 (黑豹)、激进金属(唐朝)、鞭笞金属(超载)、死亡金属(战斧)、朋克(脑浊、诱导社、生命之饼)、后朋克(窦唯、木马)、放克(“昏热症”)、流行爵士(蔚华、姜昕、李泉)、独立制作(张亚东)、英式摇滚(清醒)、流行电子(超级市场)、布鲁斯(杭天)、说唱金属(夜叉、扭曲的机器、痛苦的信仰)、工业噪音(微、秋天的虫子)、先锋电子(王勇、李劲松、底里、“B6”)、视觉系(银色灰尘)、迷幻摇滚(跳房子)、实验民谣(胡吗个、李志、小河)……
大约在 1998 年,以《中国火3》的发表为标志,大爆炸进入尾声,失效全面降临。此后艺术家对形式创新的热情开始减退,大众对新颖形式的刺激不再有反应。一半出于无奈,一半出于孤傲,形式的创新、实验(先锋派)向小众发展,最终与国外的同类群体形成全球化的各种小圈子。
这30年间中国摇滚乐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到繁荣再到芜杂的过程,结合这段时间我国社会发展变化情况,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很清晰的结论:中国的摇滚乐是社会转型的产物,它记录了转型期中国的社会进程。上世纪80 年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的转型,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加快,市场经济意识不断渗透到各个社会文化领域,社会经济体制也随之转型。在这种情形下,传统意识形态的格局也相应地发生了调整,知识分子原先所处的社会文化的中心地位渐渐失落,向社会文化空间的边缘滑行。以俗文化为代表的多元文化取代了精英文化所处的地位,成为被普遍接受的文化形态。要探究这种变化的根源,除了经济因素之外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政治文化方面的事实背景。知识分子的社会理想激情受到一而再的挫败之后,一方面难以很快获得明确统一的追求和方向,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精英意识自身浮躁膨胀的缺陷。来自这两方面的原因促成了这一时期基本的文化特征:“五四”传统中的知识分子启蒙话语受到质疑,个人性的多元文化格局开始形成以及出现了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的自我反省。在文学创作上和普遍的社会文化诉求上则体现为对于传统道德理想的怀疑,转向对个人生存空间的真正关怀,特别是由此走向了民间立场的重新发现与主动认同。
1989至 2012 年,中国摇滚乐这个曾经的核反应堆,从倾动全民的火热激情一步步冷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