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画 龙 点 睛 境 界 全 出
——鉴赏古代诗词中的“诗眼”
韩冬
中国古代诗论家认为诗中应有警策(警句)和诗眼。“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文赋》)“诗句以一字为工,自然灵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诗人玉屑》)“诗要炼字,字者眼也。”(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引杨中弘语)李白诗“吴姬压酒唤客尝”,“压”字表现出新酒初熟、江南风物之美。杜甫诗“轻燕受风斜”,“受”字描绘体态轻盈的春燕迎风低飞、乍前乍后的姿态栩栩如生。两句均为警句,两字均为诗眼。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钱钟书在分析“红杏枝头春意闹”时说:“‘闹’字把事物无声的姿态说成好象有声音的波动,仿佛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钱钟书论学文选·通感》)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很多诗人大都注重炼字,且揣摩推敲词语时着重于动词形容词甚至名词数词。以下略举数例,并作简单分析。
动词
王维的《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水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寒曲,安禅制毒龙。
颔联中的“咽”“冷”用得精练传神。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的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裴迪《华子岗》: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唏。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诗中“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写出了诗人在夕阳落照下,一步步下行的生动情景;“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也使人想见山色清脆可爱,柔和多姿。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正折射出作者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关键是“生”和“入”两字的表达技巧。日“生”残夜、春“入”旧年,诗人用拟人手法,写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进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而且表达了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
王维的《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本诗中,“浮”“动”用得格外传神:身在舟中,随波起伏,看前面的城郭也似在水面上浮动;波涛汹涌,浪拍云天,让人觉得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真是格调清新,意境优美。
辛弃疾的《青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最后一句诗中的“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妙在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意境耐人寻味。
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意境深远,韵味无穷。
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残阳照射角度小,很平缓,用“铺”字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安闲的感觉。
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人用“见”字大有深意。“见”字不是刻意的做作,而是无意中看见,把人和物融为一体。
二、形容词
王勃的《江亭夜月送别》: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唐诗笺注》中称赞此诗末句的“寒”字说“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江边朦胧的夜月下和友人分别,一种寂寞的离愁油然而生,此情此景,送别友人,当然是心中有一股寒意。令人难以忘怀。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首联写景,诗人夜宿牛渚,江夜寂寥,天水一空,这种秋江空寂之景很自然的使李白想到谢尚对袁宏的提携。颔联正面怀古,一个“空”字使作者知音难觅、怀才不遇之情和上联的空寂之景交融在一起。
祖咏的《望蓟门》: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全诗以“惊”开篇。远道而来、初至燕台的客子的特有感受:心为之“惊”。先为边塞重镇、险要山川而惊;再为汉将营中吹笳击鼓、军容整肃而惊;三是远望连绵千万里的积雪映出一片寒光,为边塞苦寒而惊;四是在朦胧曙色中仰视高悬的军旗在半空中猎猎飘扬,为边塞景象如此雄浑壮阔而惊心动魄、心灵震撼。以上已将“惊”字写足,为后面两联蓄势,写出了诗人雄心勃发,意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