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 组织道德和社会责任
【学习目标】
【导入案例】
我国的同仁堂药店是举世闻名的老字号。创业于1669年,迄今已经经历了300多年。“同仁堂”这个商号名称,己成为企业德、诚、信的化身。“同仁堂”的创业者尊崇“可以养生,可以济世者,惟医药为最。”300多年间社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同仁堂”养生济世的宗旨却是雷打不动。在这一价值观的指导下,“同仁堂”提出“想病家患者所想,做病家患者所需”和“患者第一”的经营思想。多年来,“同仁堂”的优质服务和便民服务一直就没有中断过。他们不事张扬,默默为顾客提供各种服务。来买药的顾客有时对药性不很清楚,许多人是代别人抓药的,难免会有疑问。为此“同仁堂”在店堂中设立了“问病服药处”,聘请4位有经验的退休老药工为顾客免费提供咨询。三尺柜台温暖了顾客的心,同仁堂药店每年都要收到许多感谢信,感谢药店服务台介绍的“灵丹妙药,’代客寄药业务虽然一直是赔本的买卖,但是同仁堂一直坚持做了下来,而且始终做到有信必答,有求必应。2001年他们为全国各地患者回信7000多封,邮寄
药品800多件,共计28万多元,其中有两件以特快加急件将急救药“安宫牛黄丸”及时送到患者手中。这些优秀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树立了负责任、重承诺的价值观。有了这种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企业必能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顾客第一,精诚服务,自觉遵守道德准则,并把此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始终。这为企业信誉的提高和企业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也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基石。(参见:申望,李秋燕编著.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版,第2一3页)
4.1 管理道德
4.1.1管理道德的基本概念
明白什么是管理道德,我们首先要对道德一词有所了解。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4.1.2 管理道德的内涵
由于在管理过程中所蕴藏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及行为模式多种多样,这样就使管理道德也具有了诸多的内涵。在此我们把管理道德的内容范围限制在管理者的道德行为和价值的选择范围内,通常把管理道德确定为管理者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对此,目前已经形成三种道德观。
第一种是道德的功利模式。功利主义的观点着重行为的结果,而非行为背后的动机。这是一种完全按照成果或结果来衡量活动或决策好坏的道德观点。其强调为最大多数人争取最大的利益,也许这会以牺牲少数人的利益为代价,但只要最终的利益超过负面的损失,管理者便会认为该决策是符合道德的决策。一个管理者也许认为解雇20%的工人是正当的,因为这将增加组织的利润,提高留下的80%的雇员的工作保障,并使股东获得较好的收益。功利主义与现今组织鼓励效率、生产力,以及利润极大化的目标极为符合。
第二种是道德权利的模式。道德权利的观点不管行为的结果,只着重该行为本身是否符合道德的标准。该模式尊重和保护包括隐私权、生命权、自由权、健康权及财产权等人的各种权利。例如当公司引进一种新的生产工艺时,管理者必须考虑到这种工艺可能对雇员的健康与安全造成的伤害等。
第三种是道德的正义模式。正义的观点是从行为背后的成本与效益是否分配均匀,来判定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其可分分配正义(Distributive Justice)、程序正义(Procedural Justice)、补偿正义(Compensatory Justice)。
举例说明,假如新药的进口与核准要经过政府相关部门一定的审核程序,某一药品进口商要想引入一种新药,尽快获得政府的批准尤为关键。政府越早批准,该药品进口商就能越早将该新药投入市场,以获得最大的利益。为此,该药品进口商为政府相关部门的承办人员准备了一份大礼,并送给了相关承办人员。这种做法是否符合组织道德呢?依功利模式来分析,该新药越早投入市场,组织就会越早获得利润,患者就会越早受益,因此,只要审核不偏颇,使用贿赂的手段加速新药的审判进程是符合组织道德的。
然而依据道德权利模式的观点,贿赂此行为本身就是不道德的,所以依据该观点,此行为是不道德的。
最后依正义的观点来看,该新药进口厂商显然违反了程序正义,整个游戏规则因为该新药进口厂商的贿赂而变得不公平,因此依据正义模式的观点,该行为是不道德的。
由于道德本身的判定牵涉到许多因素,这就使为组织设立一个清楚明确的道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