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赝本之最恶者 不必眼明人始能辨之
—八大山人的赝品
赝品问题,是历代书画家作品中都有的现象。然而,较之于历代所有艺术大家的赝品现象,八大山人则是一个独特,有别于任何艺术家的。比如:赝品问题在乾隆时即给予了注视。乾隆四年刊行的张庚撰《八大山人(朱重容附)》中就有“余游南晶,裘孝廉曰菊谓余是:‘山人画笔固以简略胜,不知其精密者尤妙绝,时人第不能多得耳!,至若贾人所持,赝本之最恶者,不必眼明人始能辨之”的载,这不仅说明了八大山人在世时就已出了仿其作品的伪迹,且这种赝品已达到几可乱真的程度。而在其真迹当中,八大山人的同一类题材作品,传世的真迹有多幅,传世的赝品亦有多幅;传世的同题异体真迹作品有,传世的同题异体赝品亦有。赝品几乎与真迹同在,象影子似的伴随着它。此外,在其作品中,一首诗或一个题跋,真迹中有此题,彼亦又有再题。而且其赝品中亦有初题,又有再题。这种现象的存在,使许多后人迷惑不已,不仅在真假这间难以辨别,就是面对同题异体的真迹或者同题异体的赝品的时候,都表现出了一种无限的迷茫和不解。如何理解和对待这种现象,是正确认识八大山人艺术和甄别八大山人作品的首要问题。现就鸿鸣遇到的赝品举例如下:
鸿鸣亲见之赝品
在传世的八大山人赝品中,鸿鸣曾在拙著《八大山人印款说》218页中,介绍了鸿鸣曾收藏的一张《杨柳孤鸟图》(图一),今亦在此附图再介绍给大家。鸿鸣所得该图之时,该图乃是与董其昌、清道人、李叔同等真迹块收藏于江西南城县一位原省银行的余姓老人处,从老人所藏的书画作品来看,该老人收藏鉴赏力均都要属上乘。由此可见,该赝品的功力曾蒙骗了多少人的眼睛。象这样功力相当不错的赝品,鸿鸣所见亦不多。然而尽管如此,由于作伪者不知八大山人“个相如吃”之个,乃是“竹一枚”之“个”,是圜中一点“=”一分为二的“=”之“=”的实质所指,而用“=”字,从而露了馅。犯这类错误赝品,鸿鸣亦在它处见有不少。1998年4月,山西省交通厅的一位同志携妻子一道,专程送过一张自藏的款署八大山人的《麻雀图》到北京给鸿鸣看,所犯错误也为同样,只是“八大山人”之“人”字作“=”字,与1683年八大山人所署“=屋”之“=”类似。但其绘画功力和质量则相差得太远了。
1997年12月,北京中际汉威拍卖公司徐玉珠女士告知有一款署八大山人的《罗汉》人物图(图二),请鸿鸣看了该作品。该作品为大立轴,高215厘米,宽70厘米。绢本水墨,有题曰:“挂仗倚二人=着地扬自一笑静观尘世何处是洞天福地八大山人写”。钤印三。收藏印六。且不论言辞不通和题款内容,就其书体形式而言,款署八大山人,当是八大山人晚年七十以后成熟老练的作品。然则,拙劣的运笔和时时露出的侧锋、加上衣纹转折的油滑,哪 有一点八大山人浑圆、苍涩和凝重的感觉。人物造型的幼稚和构图、点景的松散,使人一看便知是开门见山的赝品。值得一提的是,在该画的裱边右绫上,有陈半丁的一个题跋,拥有者亦是据此而出不菲之价的。其跋曰:“山人之画出自天成定为神品,其用笔纯手书法,意趣之深,莫窥其妙,非学力所能。此幅变异,得造化之功出乎尘俗之外,岂探所妙悟所能梦见。癸酉春日,半丁老人捡藏于一根草堂”。陈半丁喜好鉴藏,曾见有书载和电视所播陈半丁鉴定走眼被张大千奚落的笑话,鸿鸣原自当“纯属笑谈”或作误,今观半丁先生所跋之赝品,是可信矣。此亦足见鉴画之难。
同年,国内贸易部所属嘉德拍卖公司征集书画作品,工作人员温玉耕先生送来一张署 有八大山人款识的作品照片,后随其在北京火车站以西的一所平房内,见到了藏家搬来的许多历代大家赝品。署有八大山人款识的一张当然也是这一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类伪作,除去款识,印章全部照搬某张八大山人现存的原作处,其画面的内容都是依据八大山人的构图章法,将八大山人各画面的东西拼凑而来(图三)。
1998年12月3日,山西太原瀚丰拍卖行举办“98迎春书画艺术品拍卖会”,内有257号八大山人《山水立轴》(图四),12日预展之时,鸿鸣前往太原观其原作,亦是后仿的赝品。在与该公司总经理郭宪岗相唔之后,郭总经理亦表示同意鸿鸣的看法,并决定撤拍,现一并介绍。该赝品为纸本、水墨,95厘米×44厘米,所绘山水,题款均仿八大山人笔法及草法,钤一“驴”印,治法拙劣。
在历代的伪作行话中,通常有:“苏州片子”、“天津片子”之说,指的都是该地区有特色的赝品。在八大山人赝品方面,最值得重视的是江西区域内,特别是南昌地区所作的赝品。1995年,江西省考古研究所的李放先生,曾带鸿鸣在一位做副食品小买卖的朋友处,看过一张款识风格均都十分接近八大山人的《松鹰图》赝品,只是纸质、印泥、墨色的做旧一眼便让内行看破。这是早期“江西片子”的例证,以后去过几趟青云谱八大山人陈列室,在所陈列的橱窗内,亦有南昌地区近期由专业作伪者制造的系列赝品,当作商品出售。这类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