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三上历史期末.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高三上历史期末汇编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末历史学科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题满分: 100 分 第I卷选择题(单选,每小题2分,共48分)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此“制”是指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 A. C.郡县制、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明朝内阁制 3.美国学者G·罗兹曼认为:“科举曾充当过传统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动力的枢纽。这种考试是为维持儒家的国家正统的运作需要而设计的,是授予特权和打通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手段,构成了社会理想的中国模式。”这是因为科举制的实施 A.提升了政府官员的文化素质 B.体现了公正唯贤的选才标准 C.有利于强化专制和集权政治 D.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4.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 5.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写道:“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淸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乡村 A.血缘纽带关系的稳固B.聚村而居的孤立和隔膜 C.封建依附关系的严格D.土地限制了人口的流动 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7.汉、唐在长安、洛阳城设市长市令”宋。 A.B. C.D. 8.清政府“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将边海居人尽移内地”。其影响是 A.杜绝倭寇对沿海的掠夺 B.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C.加快了统一台湾的进程 D.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9.1911年6月,超指出:在今之中国而持料反映了 B.梁 C.梁主张良转革命 10.五四游行总指挥傅斯年在运动后不久说:“我对五四运动所以重视,因为它的出发点是直接行动,是唤起公众责任心的运动。”该观点 A.认为五四运动是民众的自发行动 B.着重强调了五四运动的直接作用 C.说明五四运动起到了社会动员作用 D.揭示了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11.邓小平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先后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等对外关系指导方针。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符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针对的是两极格局逐渐解体的国际环境变化③“韬光养晦”指的是专注国内发展、少参与国际事务④“有所作为”主要表现为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下图可以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其中Z点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为扩大税收,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人民群众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开展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A.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B.对民族资本进行和平赎买 C.实行全面公私合营 D.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14.21世纪以来,中国许多地方的农民通过租赁转让、大户承包、以地入股、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在确保所有权、稳定承包权的前提下,搞活土地使用权,既打破了制约农业规模化发展的瓶颈,又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的变革 B.农村经济改革深化的表现 C.面对国际市场冲击下的政策性调整 D.中国小农经济的理性回归 15.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不正确 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 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