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接受.pdfVIP

从心理学角度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接受.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心理学角度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接受.pdf

2 印〕? 年 11 月 社科纵 横 N vo ,2翻)7 总第22 卷第 11 期 夕洲一认L 义 EI NCES 旺 VEI W VOL 2 2N O l l 从心理学角度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接受 刘 玉 超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四川 成都 倪的59) ! 内容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教学的接受 实际上就是学生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教师所传播的 思想价值信息的反映和择取、整合和 内化,外化和践行。提高教学实效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建设的重要问题。接受 问题是提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教学成效的生长点。 !关 健 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救学改革 教学接受 实效性 中阁朴趁号 0 只2 . 2 空献标识码汰 文童编号: 1伽,一9 1肠(2阅7) U 一01 印 一倪 容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是学生个体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与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 以下简称 基础 课) 校德育过程的契合。通过接受,个人对 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是一 门实践性 、现实 性很强 的课程 。通过 教学主 渠道 达到 进行 自觉的调整,教育内容成了个人内在信念的组成部分。 预设 目的,真正使大学生在道德上、法律上具备承担各种义 这种接受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心理层次:信息接纳、态 务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度改变、行为影响。 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质量地落实新课程方案,收到 1. 信息接纳 良好的教学效果,搞好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接纳教学信息是学生接受 “基础”课教学的第一个环 目前 . “基础 课教学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仍然 节 ,它主要包含注意、理解和确信三个心理活动过程。 存在一些哑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理论知识教学和大学生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学生开始 的思想实际脱节,教学活动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分离 价值信急的传受活动以后 无论视听,理解,还是记忆都需 集中表现在: 要 注意的参 与。注 意基 本上 可以分 为无 意注 惫 和有 意注 1. “教 “方面 意。一般来说,学生对 “基础”课教学的注意以有意注意为 不少教师对 “基础’课的本质和功能的认识存在误区。 主。学生接受 “基础 ”课教 学,必须 通过 自己 的思维 活 动, 其一,把 基础’课和其他课程的功能等同,忽视 “基础”课 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也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教 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实践中演变成简单的知识传 学 内容的 自我认识 。学 生的理 解包 括直 接理 解 和间接 理 授。其二,片面理解列宁的 灌“输”论,将 “基础’课教学简 解。 “基础 课教学的主要 目的是传道、解惑改变学生的态 单理解 为一种政 治说教 ,以工 具主义 的态 度来对 学生进 行 度和行为,传播的内容往往很难完全以直接理解去认识,只 教条主义灌输。政治理想和信念弱化,职业认同感淡化,价 有依靠对该事物产生的背景、原因、作用等分析,才能逐步 值取向多元化,“毫无保留的奉献,问心无愧的索取”。而 理解其意义。 “基础,,课教学的多数内容要诉之于学生的 目前 “基础”课教学方式并未突破简单灌输和应试教育的 间接理解。学生在 “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接触和理解了许 案臼。在课堂讲授方法上,还是 “一块黑板,一支粉笔,05 多信息,但并不一定都确信它。只有一部分由学生确信它 分钟讲到底”,即使采用多媒体教学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