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属常见金属腐蚀形式
第三章 金属常见的腐蚀形式;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局部腐蚀:腐蚀只集中在金属表面局部区域上进行,其余大部分区域几乎不腐蚀,这种破坏现象称为局部腐蚀。
特点:面积可大可小;
种类:电偶腐蚀、点蚀、缝隙腐蚀、
晶间腐蚀、应力腐蚀破裂等
;全面腐蚀;全面腐蚀与局部腐蚀的比较;电偶腐蚀;电偶腐蚀;电偶序;制烘夜笼蝎勾铺崎辟必陇缓屯渝娇铲浦淳磷出肖矫柱帛呼卉酣声逮酌句上金属常见金属腐蚀形式金属常见金属腐蚀形式;应用电偶序应注意;影响因素;影响因素;面积效应;;防止电偶腐蚀;点蚀;点蚀特点;腐蚀机理;形核;成长;影响点蚀的因素;金属的性质;合金元素;冷加工和热处理;影响点蚀的因素:腐蚀性介质;影响点蚀的因素:电位与pH值;影响点蚀的因素:流动状态;点蚀的控制;点蚀的控制;点蚀的控制;点蚀的控制;3.4 缝隙腐蚀; 缝隙腐蚀概念;形成缝隙腐蚀的条件;缝隙腐蚀特征;缝隙腐蚀的机理 ;机理;机理;影响缝隙腐蚀的因素 ;防止缝隙腐蚀的措施 ;敛立默赫爬素晕倘兑纬礁奇牺功脾婉岸撑基晃呐盐鸥匿头国搏某赦寡哟把金属常见金属腐蚀形式金属常见金属腐蚀形式;秋轻览荡够所困秆醚伎坞硝腆巫岁墙靠鱼暑记长剃雷险缅泵余坞贬仔钦氖金属常见金属腐蚀形式金属常见金属腐蚀形式;3.5 晶间腐蚀;晶间腐蚀定义;咋忻判趟疲旱厌暮赶呛赛真聘簇涕娟转疗茫皑狗去坯嚣往初抉尹川匣凯碗金属常见金属腐蚀形式金属常见金属腐蚀形式;晶间腐蚀的产生;晶间腐蚀机理;敏化热处理 ;
敏化处理对不锈钢晶间腐蚀的影响,与加热温度、加热时间都有关系。将处理后的试样进行试验,把结果表示在以加热温度(T)和加热时间(T)为纵、横坐标的图上,发生晶间腐蚀的区域的边界称为TTS曲线(S表示晶间腐蚀敏感性)。
TTS曲线清楚地表明被试验不锈钢敏化处理的温度和时间范围。;1100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1200
1000
800
0;原因及本质; 2、晶界杂质选择溶解理论; 上述两种解释晶间腐蚀机理的理论各自适用于一定合金的组织状态和一定的介质,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补充的。但应该看到,最常见的晶间腐蚀多数是在弱氧化性或氧化性性介质中发生的,因而对绝大多数的腐蚀实例都可以用贫化理论来解释。对不锈钢尤其如此。
引起常用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介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氧化性或弱氧化性介质,一类是强氧化性介质。前者是充气的海水,MgCl2溶液等,后者是浓HNO3和Na2Cr2O7溶液等,以前者较为普通,腐蚀亦较为严重。 ;晶间腐蚀影响因素;合金成分的影响;防止晶间腐蚀的措施;晶间腐蚀的控制;3.6 应力腐蚀;概念;一般认为发生应力腐蚀需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敏感材料
特定环境
拉伸应力。
;; 应力腐蚀破裂是一个典型的滞后破坏,是材料在应力与环境介质共同作用下,需经一定时间的裂纹形核、裂纹扩展,最终达到临界尺寸,此时由于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达到材料的断 裂韧性,而发生失稳断裂。
;这种滞后破坏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应力腐蚀的裂纹有晶间型穿晶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裂纹的途径与具体的金属-环境体系有关。同一材料因环境变化,裂纹途径也可能改变。应力腐蚀裂纹主要特点是:裂纹起源于表面;裂纹的长宽不成比例,相差几个数量级;裂纹扩展方向一般垂直于主拉伸应力的方向;裂纹一般呈树枝状。 ;;6、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度一般为10-6~10-3mm/min,比均匀腐蚀要快大约106倍,但仅约为纯机械断裂速度的10-10。
7、应力腐蚀破裂是一种低应力脆性断裂。
断裂前没有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大多数条件下是脆性断口,由于腐蚀介质作用,断口表面颜色暗淡,显微断口往往可见腐蚀坑和二次裂纹,穿晶微观断口往往具有河流花样、扇形花样、羽毛状花样等形貌特征;晶间显微断口呈冰糖块状。 ;应力腐蚀的影响因素:;;;;应力腐蚀破裂的机理——滑移-溶解理论 ; 微观裂纹形成后,裂纹尖端起了应力“升高器”的作用,使应力高度集中。应力的集中使尖端及邻近区域迅速变形屈服,于是又再使滑移阶梯出现。滑移阶梯的再次使尖端的表面膜又一次被拉破,尖端又一次加速溶解,这些步骤连续交替进行,裂纹便不断向深处扩展,最后便导致金属断面的破裂。 ;应力腐蚀的控制:;a、选材:在满足其它条件(性能、成本等)的情况下,结合具体使用环境,尽量选择在该环境中尚未发生过应力腐蚀断裂的材料,或对现有可供选择的材料进行试验筛选,择优使用。
b、开发新材料:为满足一定的使用要求,在只能使用有敏感性的某类合金的情况下,发展新型耐应力腐蚀合金就成为冶金工作者的一项任务。
c、冶炼工艺和热处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