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四讲:山水田园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披拂趋南径,愉悦掩东扉。 写诗人舍舟陆行,拨开路边草木,向南山路径趋进。到家后轻松愉快地偃息东轩,而内心的愉悦和激动仍未平静。这一“趋”一“偃”,不仅点明上岸到家的过程,而且极带感情色彩:天晚赶忙回家,情在必“趋”,一天游览疲劳,到家必“偃”(休息),可谓炼字极工。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末尾四句写游后悟出的玄理。诗人领悟出:一个人只要思虑淡泊,那么对于名利得失,穷达荣辱这类身外之物自然就看得轻了;只要自己心里常常感到惬意满足,就觉得自己的心性不会违背宇宙万物的至理常道,一切皆可顺情适性,随遇而安。诗人兴奋之余,竟想把这番领悟出的人生真谛赠予那些讲究养生(摄生)之道的人们,让他们不妨试用这种道理去作推求探索。这种因仕途屡遭挫折、政治失意,而又不以名利得失为怀的豁达胸襟,在那政局混乱、险象丛生、名士动辄被杀、争权夺利激烈的晋宋时代,既有远祸全身的因素,也有志行高洁的一面。而这种随情适性、“虑澹物轻”的养生方法,比起魏晋六朝盛行的服药炼丹、追慕神仙以求长生的那种“摄生客”的虚妄态度,无疑也要理智、高明得多。 (四)《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结构紧密,紧扣题中一个“还”字,写一天的行踪,从石壁—湖中—家中,次第井然。但重点工笔描绘的是傍晚湖景,因而前面几句只从总体上虚写感受。尽管时空跨度很大,但因虚实详略得宜,故毫无流水账的累赘之感。三个层次交关之处,两次暗透时空线索。如“出谷”收束题目前半,“入舟”引出题目后半“还湖中”;“南径”明点舍舟陆行,“东扉”暗示到家歇息,并引出“偃”中所悟之理。诗歌结构细致严密,承转自然。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在情、景、理的安排上有何特点? 诗融情、景、理于一炉,前两层虽是写景,但皆能寓情于景,景中含情。像“清辉”、“林壑”、“蒲稗”这些自然景物皆写得脉脉含情,似有人性,与诗人灵犀相通;而诗人一腔“愉悦”之情,亦洋溢跳荡在这些景物所组成的意境之中。但是,本诗中的情和景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交融,但最后的“理”却是脱离在外的,诗中的情、境、理并不能真正做到完全融合,形成一种完整浑然的意境,这是谢灵运山水诗的一个缺点。 谢灵运山水诗的总体特点: 谢灵运的诗歌今存100余首,其中大部分是山水诗。而这些山水诗绝大部分作于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出守永嘉至宋文帝元嘉十年(433)去世这十年间。诗中所描绘的大都是永嘉、会稽、彭蠡等地的自然景色。这些具有高度美学价值的山水诗歌正是他为中国诗歌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 这些诗歌在艺术上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是精工富艳的风格。 二是细腻的景物刻划。 三是谢灵运诗歌往往先交代出游,再写出游见闻,最后谈玄说理,形成一个比较固定的结构模式。 比较本诗与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陶渊明的暗示、浑融与谢灵运的精雕细刻 陶渊明写诗注重暗示,(比如他不去分析此中真意到底是什么。) 陶渊明写景象,淡淡的几笔,以勾勒出景物神髓为目的。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写菊、南山究竟什么样,而强调悠然与天地六合融为一体的超然感受。 谢灵运写诗则很细致。一定要剥皮见骨才心甘。他写山,从早晚两个时间写,而且写出山水所含的清辉,清辉又给人怎样的愉悦感受。他用了六句才写了陶渊明两句要传达的内容含量。谢灵运说理表达的也比较明了。“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把体会到的主观感情对体会道理、获得心灵自由的重要性直接表示出来。 2.两位诗人诗中所描绘的不同的自然: 这两位诗人都给人“自然”的感觉,但二者又有着不同。 陶渊明的“自然”是心境本来就很平静、淡然,“合于自然”。他写诗喜欢暗示,写道理是让人悟出天地规律,而不直接写出是什么规律;写景物也不细致描摹,只点出神韵。 谢灵运的“自然”古人说他是“经营而返于自然”,就是出于人工而又能达成天然。谢灵运的经营主要就是注意拣择,写景写那些最关键的事物,比如写山水就写“清晖”。其次是摹写的手法极为高明,所描绘的景物如在眼前,细致丰富,如同照相与摄影一般。比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一诗中,山水的虚实、景物的变化、时间、方位都一一写出来了。 3.谢灵运描写景物的新意 首先表现在他对于诗歌内容的革新。大量写入山水景物。 其次是写景物写的非常活灵活现,如在目前。在谢灵运之前,诗人们没有这么细致的描写过外在的景物。 再次就是用词“新”,他以自己的感觉和学养为依托,创造了很多新的、精确的词汇,以此来精确地摹写景物和传达自己的感情。 最后,在当时虽然声律的重要性还没有被认识到,但谢灵运对声律比较熟悉,写诗很注重声情合一。如这首诗的[i]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