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雍正皇帝》对大众心理的关照.docVIP

浅析《雍正皇帝》对大众心理的关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雍正皇帝》对大众心理的关照.doc

浅析《雍正皇帝》对大众心理的关照   摘 要: 二月河的《雍正皇帝》从对大众心理的关照出发,改写帝王的形象,满足大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描写权力斗争,迎合大众的权势崇拜心理;通过营造历史氛围,满足大众对历史的兴趣。   关键词: 二月河 《雍正皇帝》 大众心理      二月河的“落霞系列”自从出版,就受到海内外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其中《雍正皇帝》还入选了由《亚洲周刊》举办的“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如此之受民众的热烈喜爱,与其作品对大众心理的关照是分不开的。大众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通俗文化,在迎合市民读者心理这个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特点,按照杰姆逊的观点: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商品,自然是消费的,缺乏省思批判,绝大多数均欠缺艺术自觉性等特征,但这种文化商品有时也深藏某些理想成分,暗含某种乌托邦元素,透过作品的热闹情节有消闲上吸引读者,但同时也反映出读者内心里无意识的渴求,间接满足他们混藏的、期待美好的欲求。[1]平民作家二月河无疑是深谙此道的,他说:“在不违背大的历史史实的原则下,那些小的历史史实我并不拘泥,因为我必须讨好我的读者。”[2]因此他塑造了历史上颇受争议的封建帝王雍正的形象,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描述了惊险诡谲、变幻莫测的权力斗争和政治智慧,揭示了隐藏在权力背后对大众具有强烈刺激性和吸引力的各种世俗欲望;营造了极具历史氛围的社会环境,迎合大众的历史感。   一、大众好奇心的满足:帝王形象的改写   好奇心是人类的一种天性,马斯洛认为精神健康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好奇心。而巴普洛夫的实验研究证明,即使在动物身上也普遍存在着一种“探索反射”,即对周围环境中任何新的变化都会发生一种阳性的积极反应。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不仅同样具有这种反射,而且处于更高的水平,“我们的这种反射特别发达,最后表现为求知欲的形式。”求知欲的核心就是人们企图探寻、了解自己所不知道的事物而产生的冲动和欲望。绝大多数的人都具有这种冲动和欲望,也具有猎奇心理,这就使大众对帝王的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封建帝王历来被视为朝代治乱兴衰世袭更替的中心人物,因此中外传统史学都以记载帝王将相的活动和王朝更迭为主,正如英国史学家卡莱尔所说的:“世界历史不过是伟大人物的传记而已。”而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大到帝王文治武功,小到宫闱杂事秘史始终保持着异乎寻常的兴趣。正如薄迦丘在《但丁传》里谈到的,经过费力才得到的东西比不费力就得到的东西更令人喜爱。因为这些帝王高高在上,与普通民众有着遥远的距离,更大地引起人们的好奇心,追求好奇心、窥探欲带来的心理愉悦。更何况雍正本身就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帝王,历来被史学家评为阴鸷冷峻、睚眦必报,集刻薄、阴狠、毒辣、寡趣于一身,更黜杀亲兄弟,大兴文字狱,一人就牵扯到清宫两大疑案:夺嫡和暴亡。而二月河通过阅读清人笔记、《清史稿》、故宫档案史料等大量文献,纠正了世俗的偏见,认为“雍正的摊丁入亩、肃清吏治、免除贱籍等重大措施,大大推进了历史的进程,为以后的乾隆盛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通过储位之争、励精图治等一系列重大情节,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有抱负、有谋略、通事故、明辨是非、知人善用而又手段强硬、冷酷无情的帝王形象。不仅仅局限于从客观现象的真实来还原人物形象,而是深入到思想观念上,“超越潜在的传统因袭的伦理偏见,还原成一种深沉挚爱的人民性的层次和境界,以此对雍正的所作所为作出历史主义的美学评价。”[4]这样作品的意向与读者的期待视野保持了适当的距离,从而使读者产生强大的阅读兴趣。   二、大众的权势崇拜心理:权力斗争的描写   中国古代是一个集权制封建国家,权利的至高无上和权力所带来的利益与荣耀必然引发对权力的争夺和由此导致的相互残杀、争战等。权谋文化向来十分发达,它也因其诡秘性和残忍性而成为蕴含极为丰富的创作资源,对于以历史生活为书写对象的历史小说,必然要涉及这方面内容。对权力的描写,既能增加文学叙述的戏剧性,又能迎合普通民众潜意识中的权势崇拜心理。正如克罗齐所说的:“只有对现实生活产生兴趣才能促使人们去研究以往的事实,所以这个以往的事实不是符合以往的兴趣,而是符合当前的兴趣,假如它与现实生活的兴趣结合在一起的话。”从《三国演义》到《红楼梦》无不把人心的机巧和斗争刻画得淋漓尽致。在《雍正皇帝》中,二月河更是展开了对权力斗争、权谋机术惊心动魄的描写。作者以冷静的笔触展现了宫廷内部皇帝与大臣、皇帝与皇子,以及皇子与皇子之间围绕着权力的争夺而展开的生死角逐,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政治传奇。因此有人评论说二月河的小说是以壮丽笔法写厚黑故事,种种故事围绕的主题是权力,各色人物行动的基本线索是阴谋。江湖庙堂,一个阴谋接着另一个阴谋,一个算计连着另一个算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同谋就是死敌,六亲不认,正如康熙帝慨叹的:“天家无骨肉亲情。”二月河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