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赢在高考】2016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三选考3-5动量原子物理素能演练提升(含解析).doc

【志鸿赢在高考】2016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三选考3-5动量原子物理素能演练提升(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志鸿赢在高考】2016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三选考3-5动量原子物理素能演练提升(含解析)

素能演练提升十三 选考3-5 动量、原子物理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玛丽·居里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B.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 C.查德威克在利用α粒子轰击铍核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D.玻尔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解析:卢瑟福提出了核式结构,A错误;汤姆孙发现了电子,B错误;查德威克在利用α粒子轰击铍核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C正确;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D错误. 答案:C 2.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玻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 D.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 解析:β衰变是不稳定的原子核发生的一种现象,它说明原子核是可再分的,选项A错误;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由原子核内部的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如压强、温度等)或化学状态(如单质、化合物等)无关,选项C错误;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不牢固,选项D错误. 答案:B 3.以下是物理学史上3个著名的核反应方程 xLi→2y yN→xO yBe→zC x、y和z是3种不同的粒子,其中z是(  ) A.α粒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 解析:由于核反应前后核电荷数守恒,则x+3=2y① y+7=x+8② y+4=z+6③,由①②③联立解得x=1,y=2,z=0,故z为中子,选项C正确. 答案:C 4.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7.73×1014 Hz和5.44×1014 Hz,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  ) A.波长 B.频率 C.能量 D.动量 解析: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金属钙的逸出功大,则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小,即能量小,频率低,波长长,动量小,选项A正确. 答案:A 5.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的能级图,a、b、c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的光.在下列该原子光谱的各选项中,谱线从左向右的波长依次增大,则正确的是(  ) 解析:由En=、h=ΔE及能级跃迁图可得a光的波长最短,b光的波长最长,选项C正确. 答案:C 6.两根磁铁放在两辆小车上,小车能在水平面上自由移动,甲车与磁铁总质量为1 kg,乙车与磁铁总质量为2 kg,两根磁铁的S极相对,推动一下使两车相向而行,若某时刻甲的速度为3 m/s,乙的速度为2 m/s,可以看到,它们还没有碰上就分开了,则(  ) A.甲车开始反向时,乙车速度减为0.5 m/s,方向不变 B.乙车开始反向时,甲车速度减为0.5 m/s,方向与原来方向相反 C.两车距离最近时,速率相等,方向相反 D.两车距离最近时,速度都为0.33 m/s,方向都与乙车原来的速度方向一致 解析:据题知总动量是1 kg·m/s,方向与乙开始运动方向相同,故甲先开始反向,此时甲的动量为零,乙的动量为1 kg·m/s,此时乙的速度为0.5 m/s,A项对;乙车反向时,甲的动量应为1 kg·m/s,速度应为1 m/s,B项错;两车距离最近时,速度应相同,C项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知两车距离最近时,速度为 m/s=-0.33 m/s,D项对. 答案:AD 7.(2015山东理综,39(1))14C发生放射性衰变成为14N,半衰期约5 700年.已知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14C与12C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14C的比例持续减少.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5 700年 B.12C、13C、14C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14C衰变为14N的过程中放出β射线 D.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14C的衰变 解析:因古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则可知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半衰期,即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为5 700年,A项正确;12C、13C、14C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由于质量数不同,故中子数不同,B项错误;根据核反应方程可知,14C衰变为14N的过程中放出电子,即发出β射线,C项正确;外界环境不影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D项错误. 答案:AC 8. 如图所示,大小相同的摆球a和b的质量分别为m和3m,摆长相同,并排悬挂,平衡时两球刚好接触,现将摆球a向左拉开一小角度后释放.若两球的碰撞是弹性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