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毕随录之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占毕随录之八

佔畢隨錄之八 (首發) 單育辰 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 此篇是對新公布的“上博七”各篇的考釋: 《君人者何必安哉》 此篇簡文筆者已經寫了一篇考釋文章,但現在看,應有補充的地方,現把補充的地方附於下: 一是甲本簡7+8:“民有不能也,鬼”,即“勸善罰惡”之“勸”。此“勸”字寫成從“言”的“讙”大概是爲了和簡5的“觀看”義的“觀”相區別。“上博四”《逸詩·交交鳴》簡1的“長”作“”形,左邊多寫了一撇,其訛書情況與此有點相似。 第三是甲本簡5至簡9范戊的那些話的大意也應有所更正: 楚邦先王如果爲此“不聽鍾鼓之聲、只有妻妾三人、隆其祭祀而不爲其樂”這三種品行,人們會說這樣的行爲是安邦利民。現在君王您盡去聲色耳目之欲,人們認爲這種行爲可以徼福。人有不能做到的事,鬼神卻沒有不能做到的事,人作事而使鬼神依據他們的行爲來勸善罰惡。君王您現在雖然不是高齡之人,也可以(做這樣儉約之舉)。我范戊快七十歲了,然而也不敢使身心安逸(此語隱含的意思是:我這樣的老年人尚不敢安逸身心,何況年輕人呢)。統治人民的君王怎麽就一定是安全的?然後范戊又舉出幾個荒淫享樂的君王卻身死國亡的記載再次說明統治人民的君王不一定就是安全的來告誡君王還是應該儉約爲好。 《凡物流形》 《凡物流形》甲本的簡7和乙本的簡6有字作B形: 甲 乙 此字無疑是從“六”從“又”從“土”的,應隸定爲“”。 《容成氏》簡47一字作: A 此字舊認爲從“?”從“弇”從“穴”從“又”或從“?”從“弇”從“衣”從“又”,從字形上看,都是有問題的。筆者在將刊於《湖南省博物館館刊》的《〈容成氏〉中的‘端’和‘屦’》一文的注10中提到:“按,本文寫完後,再細察A字,也可能從‘?’、從‘弇’、從‘六’、從‘又’,但其從‘衣’與從‘六’與否,對本文的考釋都沒有影響。”(按,筆者早先文稿的A字的隸定是從張通海先生的“?”從“弇”從“衣”從“又”的。)但尚未做肯定的斷語。郭永秉先生已在網上指出: “簡文从六又土之怪字,和《容成氏》47號素端之 郭先生所言無疑是正確的。《容成氏》簡47的A應隸定爲“”。筆者過去根據文義而把《容成氏》那個A字釋爲“屨”,但只言“屨”應從“?”得聲。現在看,A大概是雙聲字,構成A字的“”(此字以“?”爲聲)和“”(此字以“”爲聲)這兩個字都應表音。《凡物流行》那個B大概讀爲“屢”,“屢”爲來紐侯部,它和“屨”(見紐侯部)、“?”(群母鱼部)三字古音甚近。水土(網名)先生已言“那個字應該是個副詞,修飾祭祀的,表示頻繁祭祀。“逐”,覺部,“飽”和“首”,幽部,三字完全合韻。這句話中的“逐”,應該如郭永秉先生所釋的“求”義,“(屢)祭異(祀),奚逐?吾如之何使飽?”其意爲:“人們頻繁的去祭祀,但鬼神所要求的祭品應該是什麽呢?我們怎麽樣才能使鬼神吃飽?” 《吳命》 一、簡2相應一句應斷爲:“君而或(又)言若是”,此句意爲:“君王您又這樣說。” 二、簡5上相應一句應斷爲:“以此前後之,猷不能以牧民,而反志忘-望下之相(濟)也,豈不左哉!” “志”可能是“忘”之訛字,這裏讀爲“望”。“”,應讀爲“濟”,“相濟”一語典籍多見。 三、簡6應斷爲:“賽(實)在波濤之閒。”“賽”從“包山”、“郭店”等竹簡看,此字釋“賽”不誤,但做“賽”義講,文義難通,頗疑此字爲“實”字之訛混,讀爲“實在波濤之閒”,“實在”這樣的句式,古書多見。“上博二”《容成氏》簡6、簡29亦有字形相類之字,舊都讀爲“賽”,文義亦不能通,亦疑爲“實”字之訛混。 四、簡8上:“先王之福”,“”應讀爲“賴”。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讀“”爲“理”或“俚”,比把“”直接讀爲“賴”要曲折。 五、簡9:“廢其獻”的“”,應讀爲“貢”,“”所從之“童”定紐東部,“貢”,見紐東部,二字聲韻相近。 六、“”這種長方形大墨釘由歷來發現的楚地竹簡看,都是用爲分章或分節標志。“”前後的簡文大都不會是一件完整的事件,而是不同的事件或說話人所說的歷次談話的彙編。《吳命》的“”凡四見: (1) 簡3:“君之順之,則君之志也。兩君之弗順,敢不芒道以告?”吳請成於楚。 (2) 簡7“敢告視(?)日。” (3) 簡8下:“於周。” (4) 簡9:“自是以往,必五六日,皆敝邑之也。”吳走陳。 長方形大墨釘前的那些短語如“吳請成於楚”、“吳走陳”等,除了例(3)之外,都是用幾個字來敘述某件歷史事件,是在本章節說話者所說的外交辭令之外的。我們認爲這些短語應該是標示此章節所載的外交辭令是在什麽歷史事件下發生的,或者說,它們充當着補充文義的小標題的作用。 所以,《吳命》此篇也應爲有關吳國的外交辭令之彙抄(“吳命”猶言“吳國的辭令”),而並非如整理者曹錦炎先生認爲的那樣,是記載某一件或某兩件的歷史事件。 本文收稿日期為2009年1月3日2009年1月3日 單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