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238位流水灯.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任务238位流水灯

任务三 8位流水灯 2.3.1 任务内容 流水灯在我们的日照生活中有着非常多的应用,如广告牌的设计和节日彩灯的设计都用到它的原理。本节的任务是把开发板上的8个发光二极管依次点亮。另外一IO口接外部电平,高电平时流水灯从左向右依次点亮,低电平时流水灯从右向左依次点亮。 2.3.2 知识准备 1、单片机IO的构造 在上一单元中发光二极管闪烁的实例中,I/O控制小灯闪烁,只需在Keil中对I/O写‘0’、和写‘1’就可以了,使用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如果不了解I/O的特点,设计的电路存在缺陷,I/O应用起来未必会得心应手。初学者不必深究I/O控制原理,但至少得弄明白几个基本的概念,这对后期学习高档单片机也很有帮助。在I/O构造电路中,有三极管(实际上是MOS管)、锁存器等,我们先来学习一下这两个基本器件的特点。 三极管 在I/O构造电路中,有一个器件是MOS管,I/O能对外输出高低电平全依赖MOS管的导通与否。MOS管和三极管在外特性很相像,由于我们更熟悉三极管,所以这里讲解三极管。三极管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基石。在模拟电路中,三极管主要用于放大弱信号。在数字电路中,三极管更多作为开关管来使用。 三极管的基本结构是两个反向联结的的PN接面,如图所示,有NPN和PNP两种组合。三个接出来的端点依次被称为发射极(E)、基极(B)和集电极(C)。图中也显示了NPN和PNP三极管的电路符号,射极被特别标出,箭头由外指向内的是NPN,由内指向外的是PNP。 PNP三极管 NPN三极管 图2.3.1 PNP三极管和NPN三极管 NPN三极管电流由基极和集电极流入,发射极流出;而PNP三极管则相反,从发射极流进,从基极和集电极流出。不管是NPN三极管还是PNP三极管,都满足这样几个特性: ①:三个极之间的电流的关系为:流进的=流出的,即IB+IC=IE。 ②:Ic大小跟Ib有关:Ib为0,则Ic也为0;Ib从0开始增大,Ic也跟着增大,而且在这一过程中,Ic=βIb,其中β 为放大倍数,不同三极管β 不一样,从几十到几百倍;当Ic的值到了极限时,Ib再增大,Ic也不再跟着增大了。 ③: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可以等效成一个二极管,要获得基极电流,基极电压要高于发射极电压0.6~0.7V,而且一旦导通之后,这个电压基本保持不变。 三极管本质上是一个以弱控强的器件,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用一个阀门控制大坝匝门的情形。当阀门关闭时,大坝匝门也关闭,水流就不能从上游流到下游去,对应三极管,即没有IB,则也没有IC,这一区域称为“截止区”;转动阀门,大坝的匝门也跟着开启,阀门拧的圈数越多,匝门的开合度也越大,从上游到下游的水流也越大,对应三极管,则为Ic=β Ib,这一状态称为“放大区”;当大坝匝门完全开启,再拧阀门,匝门的开合度已经到了最大值,水流不能再增大了,对应三极管,即当Ic的值到了极限时,Ib再增大,Ic也不再跟着增大了,这一区域称之为“饱和区”。 下面结合图2.3.2的电路通过实验对三极管的三个区做一下测试。 (a)实验原理图 (b)在面包板上实验测数据 图2.3.2 三极管特性实现 电路讲究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说白了就是在学完理论后,只要有条件,一定要动手做实验,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这样才会真正理解电路的特性。对于一些简单的实验,推荐使用如图2.3.2所示的面包板板来验证。 图中三极管型号为较为常用的直插中小功率NPN三极管8050,VCC=5V。基极限流电阻Rb,阻值10KΩ,,集电极电阻RC阻值510Ω。三极管的基极电压由3296电位器提供,通过旋转电位器,不断调整A点电位,让A点电位以0.2V的步进升高,从0V到5V,,然后用万用表测试A点、B点和C点电压,Ib=(Ua-Ub)/Rb,Ic=(VCC-Uc)/Rc,β=Ic/Ib。 表2.3.1 三极管实现数据表 Ua(V) Ub(V) URb(V) Ib(uA) Uc(V) URc(V) Ic(uA) β 0.203 0.203 0 0 5 0 0 0 0.401 0.401 0 0 5 0 0 0 0.598 0.556 0.042 0.567 4.984 0.016 31.372 55.3 0.812 0.62 0.192 2.594 4.722 0.278 545 210 1.003 0.638 0.365 4.932 4.406 0.594 1165 236 1.201 0.648 0.553 7.473 4.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