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润墨濡毫是砚田.doc
润墨濡毫是砚田
常言道,笔墨纸砚是文房四宝,砚是其中之一。砚者,研也,是用来磨墨的。从中国文字的历史来看,上古是用刀刻竹木、金石为文,是没有砚的,从周代开始,才有了用石墨磨汁作书的习惯。石墨须研,研墨则有盛器,这种盛器多为瓦制,后世称之为瓦砚。以石为砚一般来说肇始于唐代,但从文献的零星记录中,也可以发现秦汉以前有以石为砚的传说,据说山东孔庙有石砚一块,为孔子所用之物,当然是靠不住的。
瓦砚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澄泥砚,一是古名砖瓦砚。
早在唐代以前,歙砚、端砚尚未发现,文人研墨之器,多以泥砚为主。一般的泥制陶器质地松软,且含有沙砾,不宜研磨和贮墨,因此必须以澄泥烧制。所谓澄泥,即是将泥澄细,压坚实,再入窑烧炼,做成砚台,这是唐代以前使用最普遍的砚。澄泥砚虽无特殊名窑出产,但对泥质却有极高的要求。山西绛县的澄泥砚最为著名,也正是因为那里的泥质极好。方法是用绢缝成口袋,置于汾水之下,经年累月,口袋里的泥在水中摆来摆去,澄得最精细者取出晒干,制成砚形再入窑烧制,烧成后还要用米醋蒸五至七次,这样工序制成的澄泥砚硬度不亚于石头,注入研墨而汁不干涸。澄泥砚的颜色以鳝鱼黄为上品,绿头青为中品,玫瑰紫为下品。鳝鱼黄澄泥砚若有斑点者谓之砂,称最上品,极易落墨,所以后世伪作也很多。绛县古称虢州,唐人品砚以虢州澄泥砚为第一。
秦汉砖瓦砚多为秦汉著名建筑使用的砖瓦磨制而成,实际上也是澄泥为之,成分与澄泥砚相差不多,而且秦汉名砖瓦多羼有金属在内,质地坚实,体重而叩之声音清越,这种砖瓦上多刻有烧制年代和工匠姓名,更为珍贵。秦汉当时是没有人敢用御用砖瓦制砚的。以后秦汉建筑经兵火战乱损毁,砖瓦或不存或埋藏于地下,已经是稀有之物,而瓦砚所用的原料只是瓦头(即覆瓦中的檐头瓦),并须完整,这样就更难以寻觅,尤其是秦汉两朝宫殿名器,如周丰宫,秦阿房宫,汉未央宫、万岁宫、甘泉宫、上林苑、八风台,以及魏之铜雀台等宫阙砖瓦最为珍贵,后世仿造者也极多,使用秦汉名砖瓦制砚成为隋唐以来的风气。当时石砚已经出现并广为使用,这种秦汉名砖瓦砚实际上多为清玩之物,其实用价值并不大。
石砚在唐以前并不为士人所重,即使是石上研墨之器,也没有砚形,或以普通石片临时做研贮之器,用完也就丢弃了。直到唐代端、歙二石相继发现,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石砚。
端砚产于广东高要县之端溪,歙砚产于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之歙溪,故名端砚、歙砚,其材料都是采于溪水下的岩石,经千万年溪水的冲刷、浸润,石质光滑温润,色泽亮丽丰美,成为制砚的最好原料。自唐以来,竭力采掘,屡禁不止,致使砚坑枯竭。五代以后,当地均设有九品砚务官,享受俸禄。一方面采掘官砚石料,一方面禁止民间私挖。如果说历代对端、歙二溪的保护,倒是以元代最为得力,当时端、歙二溪除砚务官外,均设有把总一名、兵丁若干加以保护,因此元代端、歙二溪的砚石是出产最少的。
端砚所用之石以子石为最佳,所谓子石,就是生于大石中的最精部位,其品种有青花、鱼脑冻、蕉叶白、天青、冰纹、马尾、胭脂晕、鸲鹆眼等多种,都是以质地和花纹颜色命名的,质地的温润程度如婴儿之肌肤,且善于发墨,传说虽隆冬至寒,砚中注水也不会结冰。
歙砚所用之石以卵石为最佳,也即是溪水中之形如卵子之精石,形体稍大者则少见。其品种可分为金星、银星、罗纹、眉子数品,只是这些品种早在南唐之时已经取竭,自宋以后佳品几乎绝迹。再有一个原因就是歙溪范围很小,后世所谓的歙砚多是在歙溪附近开采,而真正意义上的歙砚早已成为历史陈迹了。
前些年去过广东肇庆和安徽屯溪、歙县等地,那里的市场上、宾馆前摆满了售卖砚台的摊位,能摆出半里之遥。向外地客人兜售些端砚、歙砚,赌咒发誓说绝对是真品,确是可笑之极。
除端、歙二溪之外,全国各地几乎都有石砚出品,其品质较好者多出产于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山西、陕西等地,大多也是采掘于河流溪水之下的岩石,也有以此冒充端砚、歙砚的品种。
无论是澄泥砚、秦汉名砖砚还是唐以来的石砚,都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文房用品。古代文人以文墨为生,故有以砚为田、以笔为耕之谓,进而砚台又有砚田之称。苏东坡《次韵孔毅父久早已而甚雨》有“我生无田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之嘲,伊秉绶有“惟砚作田,咸歌乐岁,墨稼有秋,笔耕无税”之喻,都是将砚视为文人安身立命的俦侣,其实用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另一方面,砚又是文人士大夫的清玩之物,米芾著有《砚史》,苏易简著有《砚谱》,对砚之种类、性质、造型、源流论述甚详。历代文人收藏砚者不计其数,所谓百砚阁、万砚楼之称常见于室名别号之中。清代扬州八怪之金冬心(农)收藏古砚甚富,自号“百二砚田富翁”,而其收藏又安在哉?宫廷藏砚自宋以来风气始开,至清尤甚。据《西清砚谱》所载,历代名砚和名家所用之砚悉数网罗其内,上迄晋唐,下至明清,名人如唐之褚遂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外教社新世纪英专本科生系列(修订版):英语阅读 第1册 PPT课件Unit 3.pptx VIP
- 毕业论文的选题及开题报告的撰写.pptx VIP
- 初中语文2025届中考常考易错字词汇总(多音字+形声字+易错字形+易错成语).pdf VIP
- 4清洁生产的实施途径.pptx VIP
- 中视科华有限公司北京技术服务分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JJG 1201-2024 数字式轮胎压力表.pdf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监理实施细则.docx
- 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试卷3(含答案).pdf VIP
- 钩端螺旋体病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doc VIP
- GB 24430.1-2009 家用双层床安全第1部分:要求.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