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中考地理考点归类专题复习——中国区域地理汇编
中国区域地理
【考点解读】
一、位置与分布
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资料,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4、运用地图与资料,说出区域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
5、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6、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
二、联系与差异
1、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2、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4、根据有关材料,说出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5、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
6、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7、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8、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环境与发展
1、根据资料分析,区域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2、举例说明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3、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4、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圣神领土。
5、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考点归纳】
一、北京、地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东部距渤海150KM,东南临天津市、其余三面被河北省包围
北京的城市职能:北京是国我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的城市、城市现代化
台湾、地理位置位于我的的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多山的海岛(山地点2/3,玉山为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和沿海)、源丰富的宝岛森林宝库(樟树);甜岛、粮仓(甘蔗、蔗糖、水稻);水果之乡(香蕉、菠萝);矿产丰富(海盐、天然硫磺、金、铜、煤、石油);水产王国(鱼类等);祖国东南海上明珠;祖国东南盐仓。、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出口导向型经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理位置:位于我国西北边陲,从东向西南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等8个国家相邻,是国我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面积:160多万平方千米,是国我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自然环境地形:三山夹两盆,阿尔金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气候:深居内陆、河流:内流河为主,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距海遥远→干旱→地形闭塞,山地、高原屏障植被:荒漠为主
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①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高梁;②特色农产品:棉花、甜菜、瓜果等;③特点:产量丰富、品质优良。? ???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①区位因素:地形平坦、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经济发展;②人文因素: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③政策因素: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政策。、经济特点:? ?? ? 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的利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②海陆交通运输便利;③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经济模式:“前店后厂”,“前店”指港澳地区,“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的发展重要标志: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变化原因:①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②产业结构发生重在变化西双版纳、地理位置:位于云南省的南部,北回归线以南,地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蓬勃发展的旅游业1)热带动植物王国;人文旅游资源: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民族在这里合睦相处,他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如傣族的泼水节等。3)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
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和范围: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晋、陕、甘、宁四省区。2、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认为黄土是由其它地方由风吹来形成的
其它学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
3、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①地形一般为山区,并且坡度较大;②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③黄土结构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④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人为因素: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②开矿、修路的基本建设不注重水土保持破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筑工程图集 11SG814: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pdf VIP
- 电商平台客户投诉处理协调配合措施.docx VIP
- 快速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PPT课件.ppt VIP
- 标准图集-新型城镇化-智能灯杆.pdf VIP
- 11SG814 建筑基坑支护结构图集.docx VIP
- 2024年11月江苏苏州市中医医院(西苑医院苏州医院)招聘编外人员笔试笔试历年专业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 .doc
- 广西壮族自治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doc VIP
- 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企业标准.doc VIP
-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docx VIP
- 电商平台纠纷处理与客服投诉管理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