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中西文化比较2.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14中西文化比较2

* * 第二章 和合与分争 ——中西基本价值取向比较 2013年9月 13-14《中西文化比较》2 基本生存方式——群体与个体 农业文明与工商文明 基本价值取向——和合与分争 群体本位与个体本位 基本思维方式——综合与分析 系统综合与还原分析 基本情感方式——内敛与外向 情理相融与灵肉二分 基本行为方式——中和与偏激 中庸和平与崇力尚争 课程主线 主要内容 一、中西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 ——和合与分争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 ——顺应与征服 三、人与社会的关系 ——和谐与竞争 四、人与自身的关系 ——统合与冲突 一、中西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 ——和合与分争 2008北京奥运会 2012伦敦奥运会 1、中国文化基本价值取向——和合 形成原因:农业文明生产方式与聚族而居生活 方式 春秋《国语》: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 长而物生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 “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 百姓者也。” 五教: “父义”、“母慈”、“兄友”、 “弟恭”、 “子孝” 儒家 ——以“和合”精神为人文精神之核心 仁为思想核心, 礼为行为规范, 义为价值准绳 知为(智)为认知手段 “礼之用,和为贵”、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性伪合而天下治”, 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 ——和谐礼让 “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形成 道家 ——以“和”为宇宙万物及人类社会生存发展 之根本,主张无为,退隐山林,与世无争, 淡化竞争,以退让求和 老子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上善若水”, 水利万物而不争 庄子 《逍遥游》《齐物论》取消差别、 矛盾、斗争 墨家 ——核心理念是“兼爱”,主张“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 “明鬼”、“非命”。主张人民之间“相亲相爱”, 崇尚和合,否定竞争、战争。 佛教 ——强调慈悲为怀,其崇尚 和合、淡化竞争的特点比起 儒家、道家和墨家有过之而 不及。在遇到矛盾冲突时, 主张退让来化解纷争, 宋代绘画: “虎溪三笑图” 儒道佛三教和 谐共处。 2、西方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分争 形成原因:游牧与工商文明的个体生存方式 西方文化源头上的残酷斗争性 赫西俄德《神谱》 卡俄斯 盖亚 ——乌拉诺斯的咒语 ——克拉诺斯的下场 ——宙斯 普遍规律: 事物内部矛盾斗争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 西方哲学:斗争哲学、生存斗争 基督教《新约》的分争精神 耶酥: “假若任何人到我这里,而不憎恨 他的父母妻子儿女兄弟姐妹,甚至 一己的生命,他就不能做我的门 徒” “我来并不是使世界安宁的,而是使他纷扰的.因为我来了将使儿子与他父亲不和,女儿与她母亲不和,媳妇与她婆婆不和” 实质:反映西方奴隶社会血缘联系社会的解体 二、人与自然关系 ——天人合一与天人二分 1、中国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 《吕氏春秋》: “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荀子: “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 宋·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实质:农业文明感悟的“天-地-人”宇宙框架,自然主体化,与自然和谐,形成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 辩证中医 人体各组织、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生理、 病理上互相联系、互相影响. 园林建筑 人与自然和谐 不露人工痕迹的山型水系 工程技术 人手巧夺天工的技艺 “制器尚象” 中国文学 物我交融的境界追求庄子:“逍遥游” “蝴蝶梦” 人民鸟兽之草木之生物虽甚多,皆有均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管仲 生态农业 2、西方的天人二分,征服自然 形成原因 海洋生存使人与自然的对立, 工商文明利益主体化要求自然客体化、 对象化 因果思维关心现实世界背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