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建历史记忆,形塑家族传承以楼钥及其族人的书画-国立故宫博物院.PDF

串建历史记忆,形塑家族传承以楼钥及其族人的书画-国立故宫博物院.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串建历史记忆,形塑家族传承以楼钥及其族人的书画-国立故宫博物院

串建歷史記憶,形塑家族傳承── 以樓鑰及其族人的書畫文物蒐藏與書籍刊刻為例∗ 黃寬重 長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座教授 一、 前言 書畫文物不僅具財富價值,也是文化素養、乃至身份地位的象徵,向來被視為 富盛的個人或家族陶冶涵養、增進人際交流,乃至形塑特殊身份的要件。自古以來, 書畫文物吸引人們蒐藏與研究 ,擁有知識並藉以討論書畫文物,更是文人士大夫生 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人際關係的媒介。文人雅士多藉 遊賞觀覽、詩文唱和及品 評文物,增進彼此情誼,也從而提升了藝術文化的內涵與深度。 這些對書畫文物有興趣的士人群體,自認為文化修養是他們與一般只追求仕進 的官僚有別之處。這種身份上的象徵與區隔,也促使眾多 個人乃至家族,以積累文 化修養為取得科舉功名後的努 力目標;久之,書畫文物形成一項串建家族歷史記憶 與文化傳統的利器,是個人及家族追求政治地位、社會影響力之外,更著意經營的 方向。 本文以南宋中期重要名臣樓鑰為例,藉由他及族人在家族環境薰陶及能力養成 的訓練下,對書畫文物的蒐集整理,以及刊刻族人著作,配合家園、祖墳的重建過 程,呈現樓鑰個人藝術文化素養的養成。本文首先探討樓鑰著重歷史源流的鑑賞能 力與特質,以及他如何透過串聯片斷的歷史記憶,形塑家 族文化傳統,並以實際行 動向朝廷爭取榮寵,提升家族 地位,進而說明文化力的展現,對樓氏成為南宋四明 地區名門望族的建構過程及其意義。 ∗ 本文係論文初稿,尚待修訂,請勿引用。 3 二、 嵩嶽圖碑的故事 先世前蹤不可追,君從何處得全碑,上橫嵩岳三千丈,下列齊公廿四詩。室號 揖仙懷舊事,菴名面壁認遺基,青氈真是吾家物,欲以瓊瑤厚報之。 先祖太師齊國公元符中知河南府登封縣,建炎兵燬,先集故物煨燼無遺。兒時 猶見揚州伯父藏嵩山圖,丹青僅存,雖傳錄廿四峯詩,以 生晚既不逮事,不知有石 刻也。張致遠為京西僚屬,寄登封舊碑,得之驚喜,唐律為謝。 ──〈嵩嶽圖有序〉,《攻媿先生文集》卷十一 這首七言律詩訴說一個南宋名人對先人文物失而復得的驚喜故事。故事的主人 是南宋中晚期著名文臣四明樓鑰(1137-1213)。寧宗嘉定三年(1210),樓鑰以七十四 歲高齡,擔任參知政事一職。當時在京西南路任幕職官的同鄉張致遠,從宋金邊境 貿易的榷場上,看到樓鑰祖父樓异在元符年間(1098-1106)知登封縣時,遊嵩山後刻 於石碑的嵩山圖及詩序,買下後寄贈樓鑰。樓鑰從圖繪的內容,確認該碑為先祖遺 物,感到「如獲拱璧」,「得之驚喜」。由於該碑字跡不夠清晰,乃責由三子樓治重新 書寫繪製。樓鑰除了寫詩向張致遠致謝外,也寫下這篇〈跋先大父嵩嶽圖〉 ,記述對 1 家族傳承具有特殊意義的嵩嶽圖失而復得的曲折故事。 〈嵩嶽圖〉與詩是樓异於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九月以後所作。樓异字試可, 為元豐二年(1079)進士,是徽宗朝四明地區最富名望的人。他喜歡遊山玩水,「嗜山 水成癖」 ,自述不論到哪裡都「聚拳石,環斗池,終日玩觀,殆忘食寢」。元符二年 (1099),樓异出任登封縣令,因鍾情嵩山的山川形勝,任內三年數度與名宦陳師道 及僧人參寥同登嵩山,留下許 多唱和詩文。為了紀念這段經歷,樓异將官舍取名為 「仰嵩堂」,也為生於登封縣的三子樓璩起小名為「嵩」。 樓异任登封縣令不久,即利用聽訟之暇,清理館舍舊圃,開鑿二個池塘,並築 起五丈高的土台,名為「揖仙」。由於住處「北面嵩嶽,西顧少室,南望許田」 ,盡 覽嵩山巉巖聳拔的形勢,樓异曾於建中靖國元年九月作〈三十六峰賦〉 ,由少林寺僧 2 清江刻石;後又聽說嵩山有二十四峰,不但舊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