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 机电工程学院 - 苏州市职业大学.PPT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 机电工程学院 - 苏州市职业大学.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 机电工程学院 - 苏州市职业大学

制造业信息化 郭彩芬 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系 * * 机电工程系首届学术论坛 -机遇与挑战 2 4 3 中国如何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制造业信息化内涵 1 中国的制造大国地位 我们在行动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制造业信息化现状 5 2 4 3 中国如何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制造业信息化内涵 1 中国的制造大国地位 我们在行动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制造业信息化现状 5 1、世界工厂 “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生产和 补偿贸易”。 目前,我国一些主要工业产品年产量,例如钢铁、水泥、化肥、化纤、纺织品和鞋、电视机等,已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每年向世界出口180亿件服装,全世界每人每年穿3件中国造的衣服;全世界的人每年要穿160亿双鞋,其中的一半是由我国生产的。贴有“中国制造”标签的商品似乎无处不在,外界称中国为“世界工厂”或“全球制造基地”。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2、制造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 国内生产总值约40%,财政收入的50%,外贸出口的80%来源于制造业,制造企业占我国工业企业数量的91.6%、主营业务收入的86.8%、利润的73.1%,吸收了近1/3的城市就业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3、代价 (1)低质量、低效益、低产出 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4.38%、日本的4%、德国的5%。制造业增加值率仅为26.2%,与美国、日本和德国相比分别低23.22和11.7个百分点。在信息产业及相关设备制造业领域,增加值率仅为22%,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超过了35%。 美国一个蓝领工人每小时可以创造30美元的产值,而我国一个蓝领工人每小时仅创造2美元的产值,相差15倍;据测算“出口一亿双布鞋才能换回一架波音飞机”。 (2)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4、“空壳化”危机迫在眉睫 东盟、印度、南美等地区、国家的崛起,正在逐渐 削弱中国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 粗放型加工→精细化制造 供应链和价值链低端→供应链和价值链高端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2 4 3 中国如何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制造业信息化内涵 1 中国的制造大国地位 我们在行动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制造业信息化现状 5 1、美国制造业崛起-衰败-再兴盛的教训 (1)在“二战”之前,以福特公司为代表的“大规模生产”模式,打造出盛极一时的“美国制造”全球不可动摇的霸主地位。“二战”之后生产率每年增长3%左右。 (2)20世纪70年中后期,美国的制造业成为“夕阳产业”,汽车、家用电器、照相机、机床、五金工具等制造业几乎遭受了“灭顶之灾”,80年代中期美国生产率每年增长降到1.4%。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日本崛起: 丰田公司的“准时制生产” (Just-in-time,JIT),又称无库存生产方式(Stockless Production)、零库存(Zero-Inventories)、一个流(One-piece Flow)或者超级市场生产方式(Supermarket Production)”。 五个“right”:The Right Product, At The Right Time, In The Right Place, In The Right Quantity, In The Right Price.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3)改革 1991年,美国里海大学的几位教授: “敏捷制造技术(Agile Manufacturing, AM)计划”- 最基本的目标是把产品生产所需的所有资源――人,资金和设备(包括企业内部的和分布在全球各地合作企业的)通过计算机和通讯技术联系在一起进行集中管理,实现它们的优化利用。 利用各种信息和现代技术,实现第一个产品就是最优产品的目标,从而彻底取消原型和样机的试生产过程。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4)借力信息技术,重振雄风 1995年以来生产率每年增长4%,2000年以来每年增长5%; 2005年有36.8万个制造业企业,有1430万人在制造业工作,占整个劳动力总数的11%。 制造业GDP增长16%,高于其他行业的增长。 制造业信息技术创新帮助美国实现了长达十年之久的黄金发展。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2、中国制造业应采取的对策 (1)尽快吸收国外先进信息技术,提升整体工业水平,在产品的TQCS上下功夫。 “以信息化带动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