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色谱
一、热导检测器 (Thermal Conductivity Detector, TCD) 某些气体和蒸汽的热导系数 气体 00C 1000C 气体 00C 1000C H2 17.41 22.4 甲烷 3.01 4.56 He 14.57 17.41 乙烷 1.80 3.06 N2 2.43 3.14 丙烷 1.51 2.64 空气 2.17 3.14 正丁烷 1.34 2.34 CO2 1.47 2.22 甲醇 1.42 2.30 热导检测器的主要特点: (1) 结构简单 (2) 对无机物和有机物都有响应 (3) 灵敏度不高 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 (FID) 有机物在火焰中电离形成离子流,根据离子流的出现和大小进行分析。 载气+样品组分 H2 空气 极化极 收集极 放大记录 离子流方向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特点: (1)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 (2)适于有机物的检测 (3)不能检测惰性气体、空气、水、CO、 CO2、NO、SO2等气体 3、电子俘获检测器 载气在?-射线源的照射下发生电离: N2 N2 + e 形成稳定的基流。 卤素等含电负性的原子捕获电子生成稳定的负离子,并与载气正离结合,使基流信号下降,根据信号是否降低和降低程度,可检测组分。 放射源 (-) 不锈钢棒 (+) 放大与 检测系统 电子俘获检测器的特点: (1)对卤素、硫、磷、氮、氧有很强 的响应; (2)灵敏度高,可用于痕量农药残留 物的分析; (3)线性范围较窄 4、火焰光度检测器 (Flame Photometric Detector,FPD) 是一种对硫磷选择性的检测器,这两种元素燃烧中被激发,从而、发射特征的光信号: 2RS SO2 SO2 + H2 S2* S2 + hv S——394 nm P——526 nm 燃烧 载气+组分 H2 PMT 滤光片 1800-29000C 新型检测器 Reac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on nano-particle Large area of surface Red O2 Ox Nano-particle catalyst 一种醇在两种纳米材料表面的发光行为 Chemiluminescence on the surface of nano-materials Chemiluminescence spectra of C2H5OH gas on the surface of nanosized semiconductor CCD摄像仪收集化学发光谱图 Array detector for different compounds Compound I Compound II Compound I+II valve column detector Computer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Dots No.” Detector? 5、其它检测器 (1)GC-MS (2)GC-FTIR 6、检测器的性能指标 (1)灵敏度(Sensitivity) 指样品量变化引起信号变化的程度,程度越大灵敏度越高。 R Q ?Q ?R 单位浓度(或质量)的物质通过检测器时所产生信号的大小。 ?R 峰高 mV 面积 A=(mV)2 ?Q 浓度 mg/ml,ml/ml 质量 g/s S 浓度 mV ml/mg A ml/mg 质量 mV s/g A s/g (2)检测限(Detection Limit) 二倍噪音所相当的物质的量称为检测限 N为噪音,单位为mV (3)线性范围(Linear range) 指检测器信号与样品浓度(或量)之间成正比关系的范围。 小结 气相色谱仪主要包括四部分: 1、载气系统 2、进样系统 3、分离系统 4、检测系统 二、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1、定性分析 (1)保留时间定性法(已知物对照方法) 在一定的色谱系统和操作条件下,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保留时间,如果在相同色谱条件下,未知物的保留时间与标准物质相同,则可初步认为它们为同一物质。 为了提高定性分析的可靠性,还可进一步改变色谱条件(分离柱、流动相、柱温等)或在样品中添加标准物质,如果被测物的保留时间仍然与标准物质一致,则可认为它们为同一物质。 (2)保留指数(I)定性法 以正购烷烃为参考标准,某一未知组分的保留行为用两个紧靠近它的标准物质(正构烷烃)来标定: I = 100 N N为碳原子数 例如: 正己烷 I = 600 正辛烷 I = 800 其它化合物 Ix = 100 x x为组分相当于正构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