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一部好的刑事诉讼法: 以实证研究为视角 - 清华法学.PDF

如何打造一部好的刑事诉讼法: 以实证研究为视角 - 清华法学.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打造一部好的刑事诉讼法: 以实证研究为视角 - 清华法学

TsinghuaLawJournal  清华法学 Vol6,No3(2012) 如何打造一部好的刑事诉讼法: 以实证研究为视角 左卫民 摘 要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一方面依循理念先行的法律修改逻辑,另一方面得到经验主义式的调 查方法及结论的支撑,导致对于现有机制与新设制度的认识均不充分。我们应当针对拟修改的条文和 制度做实证研究,同时针对可能的改革方案做预测型与试点型的实证研究,并深入了解国外相关制度 的实践面貌,由此建立起立基于实证研究的 《刑事诉讼法》修改范式。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修改 方法 实证研究 一、修法存在的重要方法问题:非实践性 2012年3月,全国人大公布了 《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 (以下 简称 《决定》),《决定》的出台立即将本已颇受关注的 《刑事诉讼法》修改推向了公众聚焦的 前台。对于本次修法涉及的具体制度,相关论述已经很多,笔者在此不作赘论。本文想要讨论 的是与修法相关的知识生产机制和方法,即这种立法修改的知识支持机制。对此,聚焦此次修 改,我们可以观察到两个突出现象: 一方面,改革设计者尤其一些有幸参与立法的学者与专业人士似乎在某种程度上仍依循着 “新意识形态法学范式”的法律修改逻辑,价值判断先行,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多从理想的 “应 〔1〕 然”出发,提出改革规划。 正如笔者曾经指出的那样,整体而言,当代中国刑事诉讼知识产 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 本文的写作得到国家九八五工程四川大学社会矛盾与社会管理研究创新基地与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 费项目的支持,在此谨致谢意。对本文的写作,肖仕卫副教授、赵琦同学、刘方权教授、马静华教授提出了有益的 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1〕 参见左卫民:“范式转型与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基于实证研究的讨论”,《中国法学》2009年第2期。 ·20· 左卫民:如何打造一部好的刑事诉讼法:以实证研究为视角  品 (包括其衍生产品———立法)的基本特征在于它是一种关于刑事诉讼 “应当为何”即 〔2〕 “shouldbe”,而非 “实际如何”即 “be”的知识。 这种应然层面的研究与相关立法往往带有 〔3〕 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将法律修改建立在一些元理论、元价值的基础上, 表面上似乎具有较 为明确的方向感与清晰的表述,但对于 “实际如何 (即be)”却了解不够,对 “如何实现 (即 couldbe)”也着墨甚少。当然,笔者并非认为既有元理论、元价值一定不正确,而是认为我们 对之不可盲目信仰,应当充分、客观地论证;同时,对目标是否可行、如何达致也应给予更多 的关怀。但事实上,立法机制却往往更多注意未来怎么而非现在怎么,应当怎么而非如何怎么, 宏观怎么而非具体怎么。 另一方面,经验主义式的调查方法及其结论支撑着立法及其修改。中国立法并非不关注实 际,相反都往往强调 “实际导向”、“问题导向”,并以之指导着立法过程中展开的调查研究。尽 管不可否认相关思路与调查研究的价值,但不得不指出其常常呈现出的片面式经验主义色彩。 换言之,即或有基于 “实然”的改革建议,也往往是基于个案、局部、部门经验而提出的,而 非基于客观、科学、充分、全面的实证研究之上。其一,尽管实务部门在参与立法、提出改革 主张时往往要展开一定的调研,但这种调研经常是从部门利益与立场出发,具有非整体性的特 点,部门化的本位主义倾向突出,且往往关注与权力 (利益)有关的条文 (如审判期限如何修 改),而不关注当事人的修法呼声,甚至与当事人利益有着直接冲突 (如此次立法草案中关于死 刑复核时可不讯问被告的规定)。同时,其调研方法也并没有采用社会学意义上的科学方法,往 往混杂了直觉式的工作感受。因此,司法部门的一些经验严格来讲属于片面的经验主义,其改 革主张 (往往体现到与己相关的立法之中)似乎有时并不带有较强的科学性。其二,虽然立法 机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