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历史(山东)一轮课件:第36课时 新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ppt

2015高考历史(山东)一轮课件:第36课时 新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高考历史(山东)一轮课件:第36课时 新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

石岛湾核电站,即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该核电站是全球首座将四代核电技术成功商业化的示范项目,也是中国“十二五”获批的第一个核电项目。它位于山东省威海市荣成石岛湾。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投资总额 300 000万元,建设周期 2008~2015年。工程原定2011年就开建,但受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影响,整个中国核电产业也停下脚步。2012年12月底,华能石岛湾核电站示范工程开工。 [山东历史] 【高考典例】 (2013·课标全国Ⅱ,31)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  )。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解题答题示范] A 【答题思路示范】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文化教育、主要目的 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 据材料“开设公共必修课”、“举办了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新中国成立之初” B、C、D三项是对材料的表面理解 【题型分析】 ▲题型要素1 推理型选择题 推理型选择题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规律和基本原理的掌握。解答这类选择题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如本题新中国成立后,“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决定的,是要建立与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题型要素2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在平时的训练中较为常见。解答本类试题可用背景切入法,根据对教材知识背景的准确掌握和对题干的准确理解,直接选出合适答案。如本题由“新中国成立之初”这一背景切入,结合当时两大阵营对峙情况下,在思想文化领域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2.遭遇挫折 (1)____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后,“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 (2)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中央开始纠正这一错误。 (3)“文化大革命”中,“双百”方针又受到严重破坏,文艺界呈现“百花凋零”的局面,自然科学和_____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几乎中止。 1957 社会 3.文学艺术的春天 (1)原因:科学文化领域在_______________后走向正途,1979年“双百”方针重新确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 (1)选择:“双百”方针遭到严重破坏的根本原因是 ( ) A.“左”倾错误的影响      B.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C.“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D.学术问题被当作政治问题看待 (2)思考: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1956年拍摄的,被称为“难忘的1956年”。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双百”方针的提出。 A “双百”方针的内容和意义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新中国的“双百”方针 (1)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社会大变革在思想领域的体现。 (2)“双百”方针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在科学、文艺领域提出的方针,是民主化的体现。 聚焦重点 史论突破 [史论要点] 重点一 魅力无限的中国科技——现代中国科技的 起步与发展 要点1 新中国科技成就不断实现突破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新中国成立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 (2)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 (3)积极借鉴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4)杰出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开拓创新和献身于科技事业的高尚情操。 要点2 研制“两弹一星”的目的和重大意义是什么? 提示:(1)研制“两弹一星”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和平的环境。 (2)“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扩大了国际影响;同时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是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 要点3 载人航天技术的突破有何意义? 提示:“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是中国进入太空新时代的里程碑,显示出中国日益强大的科技实力,展示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雄厚综合国力,彰显了中华民族大跨越中的自强、自信与自豪。 要点4 袁隆平杂交水稻技术研究成功有何影响? 提示:袁隆平选育的杂交水稻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解决了广大农民吃饭的问题,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史料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