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走进田汉》解说词部分.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进田汉》纪录片解说词 (一) 1898年3月12日,在19世纪末的江南村落,鸡鸣桑树,墟里孤烟,老屋里传来一声婴儿的啼哭,从那天起,人间有了田汉。 在故园长沙,田汉之名,早已汇入这里的山河草木。 这个小小的村落,被称为田汉村;这条穿过稻香的小路,叫田汉大道。在车流如织的侯家塘立交桥下,立起的那座大剧院,谓之田汉大剧院;甚至,“寿昌”二字亦成为县治星沙一条道路的命名。 田汉,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历史舞台上曾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 少年田汉,父母唤他为“和儿”。在故居尘封的气息里,弥漫着这个孩子明亮而凄然的童年。在乡人眼里,这个嬉戏于田埂与溪涧的孩子,九岁失去了父亲,母亲带着他们兄弟相依为命。岁月静好,却清贫如洗。然而这个孩子,自由天资聪颖。母亲几番辗转,终日劳作,将他送至私塾,开始接受知识的洗礼。 (加人物采访,介绍童年时期的田汉,上世纪的田家段) 14岁之后,田汉就走出了这一带的山水田园。先是到达省会长沙,1916年,18岁的田汉从长沙师范毕业,改变他此生命运的第一人就是他的舅舅易梅臣,这个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者。(插入易梅臣图片)适逢这一年,易梅臣被委任为留日学生之经理,他支持田汉于1919年东渡日本。 然而,他并没有像舅舅期待的那样学习军事,而是进入东京高等师范院校,对文学和戏剧情有独钟。在田汉赴日不久后,正当盛年的易梅臣被军阀所杀。其后,他回国定居上海,现在中华书局做编辑,尔后与妻子共同创办《南国月刊》,创作、付印、装订、发行、全都亲力亲为。 (三) 田汉早期的艺术创作就是从这里开始,艺术与爱情,浪漫与唯美。正当田汉播下的戏剧种子,如“南国红豆”般发芽的时候,他一生最纯洁的爱情之花却忽而凋零。1925年,22岁的妻子易漱渝病逝于上海,那是田汉此生中最痛苦的一个春天。 妻子临终前将自己的闺蜜——毕业于湖南一师范的黄大林介绍给田汉,两年后,田汉与黄大林再婚,他的人生舞台继续在大上海拉开序幕。 此间,田汉先应陈厚望之邀赴复旦大学,再应邓中夏之邀赴上海大学,担任大学教职。最后,他应黎锦辉之邀,任上海艺术大学文科主任,后被推为校长。不久,田汉离开大学,自组南国社,继而成立南国艺术学院,将南国电影社并入,“南国社”一时风声水起。陈白尘、周信芳、高百岁、郁达夫、徐志摩、徐悲鸿、洪深、欧阳予倩、唐怀秋等一大批日后在戏剧,诗歌,绘画方面的俊秀之才,都汇聚在南国社周边。而此时的田汉,在戏剧创作上早已蜚声文坛。其创作的《获虎之夜》《南归》《落花时节》《古潭的声音》《名优之死》《苏州夜话》《江村小景》等一系列发表于《南国月刊》的戏剧作品,赢得了文坛注目与喜爱。 那是激情飞扬的一段日子。1928年,田汉以南国社的名义策动一场轰动江南的“艺术鱼龙会”。南国社的戏剧巡演,自上海至杭州,由苏州到南京。当时所有参与巡演的那些演员,男生一律西装,蓝绸领带;而女生,一律旗袍,米色围巾。田汉仅有一张1928年春天的照片,正摄于他们于东南巡演的时节。八十多年过去,照片上的明艳的青春,恍惚还在散发着青草与鲜花的气息,透着浪漫与唯美的亮光。此次巡演,田汉一行特地还到了南京郊外的晓庄师范,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田汉及南国社这种深入民间的文化活动给予一片赞誉。 (四) 1930年代的中国,自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之后,国难当头,抗日救亡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国共两党由合作而对立,中国政治风云变幻。在上海,已经拥有广泛影响的田汉成为中国共产党争取的重要艺术家。 人们很快发现,一贯崇尚艺术与爱情,追求浪漫与唯美的田汉,其戏剧创作悄然发生重大的观念改变。1930年,他在《南国月刊》发表《我们的自己批判》,标志着他的戏剧由“表现个人”到“表现时代”,艺术与爱情的世界亦敞向了劳苦工农大众。是年二月,上海成立自由劳动大同盟,田汉由此结识了鲁迅,并被选为大同盟之执行委员。 3月他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南国社由此转向服务于无产阶级和工农大众。其显著标志在于他将法国剧作家梅里美的《卡门》由“爱情主角”改编成“斗争主角”。而《乱钟》更是发出了艺术为民众的誓言。很快,南国社因宣传“阶级斗争”而被国民党查封。 田汉忽而将创作的视线转向工农大众,无产阶级,这种观念转变的背后,其实关系到他另一场爱情的相遇。 当时一个从莫斯科回来的,美丽而风情的“红色女郎”,根据中央的安排,来到田汉身边,她就是安娥。这个原名叫张元的河北女子,眉清目秀,玉立婷婷。她身上那种追求自由,独立的现代气息,顿时令田汉先生莫名的欢喜。 1930年,就在南国社被查封的那段日子,32岁的田汉和24岁的安娥在上海同居。就这样,田汉在两个深爱他的女人之间无从选择,随波逐流。此事发展到1931年,是安娥的默然退出。

文档评论(0)

nxuy1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