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一课时教学设计.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综合性学习——对联活动 无为县汤沟中心校 范晓凤 活动目标 1.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能写出简单的对联。 2.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训练思维能力,提高汉语表达水平。 3.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培育对汉语的审美情感,自觉继承汉语文化的瑰宝。 活动准备 这是一次课内外结合的语文主题活动。策划者事先向学生交代活动创意,征询学的意见,然后形成活动的初步方案。 1.以课外作业形式,要求学生统计、搜集课中的对偶联; 以相互传阅的方式,提供有关对联书籍; 以布置早读的形式,诵读《对韵新编》中“新编对韵”部分。 活动过程 一、激趣 教师讲述,注意悬念,学生如已熟悉,则换别的材料。 (1)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语文试题是陈寅恪先生编制的,只有两道,一道是作文题,一道就是联对。上联是“孙行者”,要求考生对下联。陈先生的“标准答案”是“胡适之”,可一考生对出“祖冲之”,胜过陈先生的“标准答案”,据说该学生后来成为著名的国学专家。 (2)20世纪初,一个叫寿镜吾的私塾老先生,教授“对课”时,出“独角兽”一联,叫童子们对下联。一时间,“两头蛇”、“三脚檐”、“九头鸟”、“百足虫”,答案纷呈。老先生摇头不满。后一童子对“比目鱼”,老先生拍案叫绝。该童子就是后来的鲁迅。 (3)1953年,钱三强率领科学家代表团出访,团中有华罗庚、赵九章(物理学家)等人,大家提议属对相娱。华罗庚拟出上联:“三强韩魏赵”,既,又扣场景,大家只觉其妙,却一时难以应对。最后华罗庚道出下联:“九章勾股弦”,将数字与物理联姻,满座喝彩。 (4)“北大之父”蔡元培指出,联 “不但是作文的开始,也是的基础。”1932年清华招生考试后,有人提出异议,陈寅恪先生解释说:“对对子有益处,可以考出虚实字,懂得平厌声,还可以看出读书之多寡,语藏之贫富,思想之条理。”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对联是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和汉语能力的。 增知 教师结合故事,联系妙对,系统讲述对联常识。 (1)字数相等。短可一两字,如色难容易”,长可千余字(如清末钟祖《题江津城楼联》全联1612字,为我国长联之最),但上下联字数要完全相同。 (2)结构相应。这是对联最主要的特征,如“孙行者/祖冲之”属并列。“独角兽/比目鱼”属偏正,“三强韩魏赵/九章勾股弦’属总分。 (3)词性相。在上下联同一地方,不但名词、动词、形容词各各相对,而且虚词要和虚词对,甚至数词、叠词、回环等均要各依其类,方见其妙。 (4)意境相随。上下联在内容、情调、色彩、风格诸方面要协调、有美感,如“窗外黄树叶,灯下白头人”“轻风扶细柳,淡月映梅花”,二联各具意境,但内部非常协调。 (5)平相对。一般而言,上联最末一字为,下联最末一字为平,严格来说,上下联以两个字为单位平相对出现,变通的做法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从实际出发,该条可不作要求。此外还可补充交代上下联常见的关系,讲述联句的各种类型、技巧和忌讳等常识。 三、尝试 尝试性练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1)填空。选几副对联,在上下联相同处空去原文,要求填写,然后比较优劣,如给“轻风细柳/淡月梅花”各加动词为腰。 (2)分类。选几副稍为陌生的对联或诗句,打乱,编号,要求学生调整配对。 (3)列举。选几组成语,要求学生配上结构相同的成语,如“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4)应对。出示一上联,如“春光一缕,桃红柳绿惹人眼”,要求学生对出下联。 创制 以课文为素材库,适当向课外拓展,教师在课内示范举例,学生在课外分组或分类撰写、润色,小组长整理、归 (1)单篇文章标题联,如“《促织》/《劝学》”; (2)多篇文章标题串联,如“《卖油翁》《卖炭翁》二翁争做《包身工》/《白毛女》《孟姜女》两女协办《挺进报》”; (3)课文内容集句联,如“荀子劝学,博学则青出于蓝/庖丁解牛,久练而技进乎道”;课文内容概括联,如“晋公一念释秦囚/孟子三年拜君赐”; (4)课文标题与内容串联,如“《庄暴见孟子》,色欣欣然臣民乐/《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 (5)课文背景联 ,如“殉社稷只江北孤城,剩山残水,尚留得风中劲草/葬衣冠有淮南抔土,冰心铁骨,好伴取岭上梅花”(《梅花岭记》); (6)联语猜谜,制作对联,要求猜出课文篇名或作者,如“幽室安居心可喜,至亲亡故情亦悲” (谜底:《项脊轩志》),如“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衰”(谜底:司马迁)。 竞赛 这是应用环节,稍加拓展,亦有难度 为激发参与欲望和竞争心理,可创设对课情景,两个平行班,分别拟出上联,并准备好下联,向对方班级征答下联,比较答案联和应征联的优劣可布置撰写任务,如为同学拟一副劝学联,或为班级拟一副班训联,或为学校拟一副大门联,或为学校景点拟一副楹联,或为家里拟一副春联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nxuy1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