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转折或者结尾——但丁《神曲》的时间范式
作者:吴淼 摘要:诗人但丁将自身设定在1300年,这种人生的中途在他看来正是对错过了开头也赶不上《圣经》启示的那个结尾的自然呈现。这种意义的真理性质与其说是诗人寻找到的,毋宁说是诗人为安慰自身而必须要使他自己道德上信服的依据。在诗人看来,我们正是处于已经消失了的时间开头和无法预测的时间结尾之间的存在,而如果要获得一种从始至终的和谐模式,就必须努力去理解我们的迷茫——这一度使我们对文学的情节产生了由衷的敬意。关键词:时间感;和谐模式;人生的中途;圣经;阅读期待弗兰克·克默德(Frank Kermode)在《结尾的意义》(The Sense of Ending)中援引阿尔克米恩(Alkmeon)医生的一个观点说:“……即人之所以死是因为不能溶于开头和结尾之中。临终者所能做的就是为自己想象出这些记不起来又不难想象的事件的一种意义”,这样做的目的之一便在于“能使位于开头与结尾之间的人生容易忍受一些,至少能使我们这些困倦的皇帝们保持清醒”。1)换句话说,艺术家创造出伟大的虚构作品的首要目的就是给予自身所处时间当中的一个令自己信服的解释和安慰,毫无疑问,但丁的《神曲》也是依照上述原则来得以完成的——这不单单是指但丁所处的那个时代所赋予他对时间的思考,更在于《神曲》中的虚构对于我们将时间的认识摆在何种高度来体察自身的归属。正如所有对时间性感兴趣的诗人和作家一样,但丁也试图通过《神曲》的写作来完成一种自身对时间体验的和谐模式,作为生活在中世纪的诗人,但丁看待时间并不像我们现在这样把存在和持续时间分开,而是只把作为开始和结尾之间的间隔意义当作一种简单的属性——但丁把自己设定在1300年,即诗人35岁的时候开始《神曲》的叙述。这种人生的中途在但丁看来正是对错过了开头也赶不上《圣经》启示的那个结尾的一种自然呈现——“人们出生之后就迅速‘进入中间’,就像诗人爱从中间开始叙述一样。他们也是在中间死亡。所以,为了理解他们的人生意义,他们就需要一些与其他开头和结尾的和谐关系,以便赋予人生和诗歌以意义”,2)这种意义的真理性质与其说是诗人寻找到的,毋宁说是诗人为安慰自身而必须要使他自己道德上信服的依据,诚如罗蒂(Richard Rorty)所言,“真理是被制造出来的,而不是被发现的——这个观念在大约两百年以前开始缠住欧洲人的想像”,3)在这个意义上,但丁试图通过《神曲》开头的那种处于时间中间状态的生存来表明自己对结尾的想象与期待,1300年对于但丁的意义显然不止是他政治生涯的顶点象征,4)这一年在更多意义上意味着将要赋予《神曲》开头以连续性的感觉——这是时间的重要特征。换句话说,但丁这么做的意义之一便在于,诗人可以通过自身人生的中间来主动获得一部文学作品的开头。这是作为《神曲》时间连续性的体现:它连接着过去(创世记)、现在(但丁写作《神曲》的年代)和未来(启示录),而现在,即诗人所处的年代,和《神曲》的中间,即《炼狱篇》——这之间的关系无疑是需要我们仔细加以区分的。但丁从基督出发,他提供给我们一个积极的结尾,这个结尾并没有否定我们的期待,只是诗人更强调了开头和结尾之间的间隔意义——这也是为什么但丁会在《地狱篇》的开头设计出三种动物的理由。在但丁看来,他所能提供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那个结尾,而更多的则是对中间的肯定。J·希利斯·米勒(J.Hillis Miller)在谈到“线条的中部”问题的复杂性时候说,“要将处于开头和结尾之间的一系列叙事成分组成一个连贯的整体,会遇到困难,其原因之一在于难以确立一个原则来准确判断什么是不相干的成分,而不在于有可能出现支离破碎或者离题无关的成分”。5)在《神曲》中,诗人与维吉尔的对话可以被我们看作是对叙事中部那种“不相干”成分的呈现——这种中部,这种间隔期,按照克默德的理解,“逐渐变得不指人们的生与复活之间的时间,而指生与死之间的时间”。6)若要理解这种时间,我们就必须对《圣经》的首尾做详细的考察,并且与但丁的时间概念加以比较研究。《圣经》所提供的是一个相对于信仰基督者的耳熟能详的时间模式,它开始于《创世记》——一个历史的开头,止于《启示录》——一个历史的结尾。我们一直在设想,我们是上帝为数不多的选民,能够在死后进入上帝所安排的天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但丁把《神曲》的第一篇就设定在了地狱——一个我们死后的出发点。关于这一点恰好区别于克默德对我们现时代的判断——在中世纪,正如同但丁对《神曲》的时间模式所设计的那样,只是诗人对生与复活之间的时间的虚构,而不是其他。我们看到,诗人在一开始就迷失在人生的中途,维吉尔将诗人引向了地狱——一个人死后的所在,并且是那些在生前犯有各种罪的人灵魂的聚集地。这正是《神曲》时间性的独特所在——但丁是将“死亡/结尾”作为他作品虚构的开头的,而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