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瑐福:从小名人杨6斤身上学教育孩子的真谛.docxVIP

高瑐福:从小名人杨6斤身上学教育孩子的真谛.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瑐福:从小名人杨六斤身上学教育的真谛——关于杨六斤的二十多分钟视频,让我哭红了双眼今天,我怀着一颗虔诚的心为大家分享一段视频,一段关于一个叫杨六斤的男孩的视频。当视频中杨六斤的一言一行缓缓流过我的双眼,我的心情异常的激动,似乎有许多话不表不快。可是,当我面对着电脑的时候,又好像不知道该从哪儿说起了,内心深处翻涌的,除了无尽的感动,就是对这个可怜又可敬的孩子的心疼。一个人默默地走进洗手间,打开水龙头,撩起缓缓的水流轻轻拭去满脸的泪水。杨六斤是一个来自于广西隆林德峨镇的小男孩,生于2000年,虽然现在只有14岁,但在他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却经历了可能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经历的苦楚、坎坷、孤寂。6岁那年,小六斤的爸爸因病去世了,母亲无奈带着更小的弟弟改嫁,留下小六斤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不幸的是爷爷奶奶也相继去世了,小六斤被接到堂哥家寄居,堂哥平时都在要打工,所以小六斤的孩提时代几乎是一个人独自度过的。六斤每个星期会从堂哥那里领10元的生活费,同时堂哥每年会在邻居家留下500元钱支持六斤上学。令人欣慰的是六斤的邻居们都很可怜这个孩子,对他能帮就帮,懂事的六斤为了报答邻居,经常帮助邻居喂猪放牛,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由于从小一个人独自生活,一个人要解决自己的温饱,所以小六斤特别能吃苦。他常常在山坳里采摘野菜充饥。而当记者看着他采摘的野菜时却发现他平时吃的津津有味的“野菜”有些可能就是普通的野草而已。在野外放牛时,有时六斤会忘记带筷子,折一支树枝六斤就能自制一双筷子。嘴馋时,六斤会把捡来的饮料瓶子自制成捕鱼的工具,在草皮里挖几条蚯蚓做鱼饵,跑到水库捉一些小鱼煎一下解解馋,在等待鱼儿上钩时顺便在水库洗个澡,用洗衣粉洗洗头。生活的贫苦六斤都能挺过去,而最让这个十多岁的孩子伤心的就是对亲人的思念。妈妈改嫁时带着弟弟离开后,六斤就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和弟弟。每当夜幕降临,他常常因为想起妈妈和弟弟而独自流泪。小伙伴们欺负他的时候,他就想到不在弟弟身边,弟弟被欺负时不能保护他;他常常想如果能和妈妈弟弟一起生活一起吃饭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啊。而这么平常的一件事情对于六斤来说却是多么奢侈的梦想,奢侈到这个14岁的孩子为了能和妈妈弟弟一起生活“无论做什么都愿意”。想妈妈想得受不了了时,六斤会一个人顺着崎岖的小路找妈妈,但妈妈离的太遥远了,为了不给妈妈添负担,每次小六斤都是走到半路就无奈的折回来,回到孤寂的小屋,躲在被子里伤心的哭泣。当小六斤的故事被广西卫视播出后,感动了亿万观众,人们纷纷为这个懂事的孩子捐款,深圳的叔叔阿姨还把他接到深圳参加学生夏令营活动。小六斤成了名人,成了公众人物,现在又有关于家乡的亲人和政府强行接他回去的新闻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争议,在此不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只想与读者探讨一下杨六斤带给我的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思考。杨六斤是不幸的,亲人的离去,孤独的生活,让他幼小的身体过早的承担了太多与他年龄不相符的东西。然而可能正是这些曾经的苦难才让他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因为饥饿,开发了六斤的智慧,提升了他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贫穷,锤炼了六斤的身体,让他勤奋健康;因为孤独,开悟了六斤的心灵,让他更加懂得感恩邻居和堂哥帮助,让他更懂事。而反观我们现在很多的孩子,从小生长在蜜罐里,生长在各种各样的玩具里,有花不完的钱,有享不完的福。而可能正是这种父母无私的付出,让孩子养成了虚荣、懒惰、自私的坏习性,让孩子的教育变得越来越困难。当“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的育儿观念在家长当中泛滥的传播时,又有多少家长真正去关心过教育的真谛。当一个家庭富有的时候,爸妈又用了什么方法去穷养自己的儿子,而当一个家庭是贫穷的时候,父母又如何去支撑富养的女儿呢?“穷养”和“富养”是一个相对的伪概念,对于今天的家长来说,很多人无法把握这个度,甚至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对于孩子的教育,现在的家长要么太过放任和溺爱,要么太过苛责和打击。当用放任和溺爱对待孩子时,孩子往往变得自私、虚荣、无法无天;当过度的对孩子苛责和打击时,孩子往往变得内向、孤僻、不自信。教育孩子时,个人认为家长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敬畏。就是要让孩子对家长保留适当的敬畏心。现在很多家长过度片面的迷信西方所谓的公平教育,非常注重“和孩子做朋友”,往往导致家长在孩子心目中地位下降,因此家长说的话孩子也往往不当回事,孩子对父母的辛劳与关爱也往往不能体会。长此以往,家长会断送掉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造成很多孩子说不得打不得的普遍现象。《诗经》里说“靖共尔位”,讲的就是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家长要像个家长,而做孩子就要像个孩子。家长当然需要多和孩子平等沟通,但这种平等沟通绝不能以放弃孩子对家长的敬畏心为代价,家长在孩子心目中必须要保留适当的权威性和榜样性。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把家长当回事,才能够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辛勤付出和良苦用心

文档评论(0)

qhhb4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