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讲 优美与崇高
优美和崇高 第八章 美依据存在领域来分类,可以分为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而如果依据美的表现形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来分类,则可以分为优美、崇高、悲和喜等。优美、崇高、悲和喜等也被称作美学的基本范畴。 “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世界中的一切事物的最一般和最本质的特征、方面和关系的概括和反映。” 希腊诗人荷马曾经创作两部史诗作品《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由于年代久远,荷马创作这两部史诗的确切日期已经无从查考。公元1世纪罗马美学家朗吉弩斯比较这两部史诗时,认为《伊利亚特》创作于荷马才华全盛的时代,而《奥德赛》则是荷马晚年时期的作品。原因是,《伊利亚特》全篇生意蓬勃,而《奥德赛》以叙事为主,“这是暮年老境的征候”。“在《奥德赛》里,你可以把荷马比拟落日,壮观犹存,但光华已逝了。” 朗吉弩斯因此诗意地将仍然壮观、却不再热情的《奥德赛》比作“退潮的沧海”。 朗吉弩斯在《论崇高》一书中提出《奥德赛》不如《伊利亚特》那样具有磅礴的热情和崇高的风格。 电影《特洛伊》中的“木马屠城”源自《荷马史诗》 电影《特洛伊》剧照 一、朗吉弩斯的《论崇高》 朗吉弩斯在西方美学史上的最大贡献是把崇高作为审美范畴提出来。现代美学中的崇高理论是以朗吉弩斯的《论崇高》为起点而逐步走向完善的。 修辞学与美学的关系 (一)、崇高的特征 崇高,是一种庄严、雄伟的美,具有巨大的力量和慑人的气势。崇高,是惊心动魄而不是玲珑雅致。 1、按照朗吉弩斯的理解,崇高首先存在于自然界,存在于某些自然事物中。 他在《论崇高》中写的一段话表达的意思是,如果我们环视四周的生活,我们会发现,万物的丰富、雄伟、美丽是惊人的。小小的溪流清澈而有用,可是尼罗河、多瑙河、莱茵河还有辽阔的海洋的美却更加令人惊叹;天上的星光是美的,可是与我们自己点燃的火炬比起来,星光就显得黯然无光了;火山在爆发时从地底抛出巨石和整个山丘,大地上还因此流起火的河流,那样的景象具有摧毁一切的惊人气势。 溪流 溪流 海洋 火 火山 朗吉弩斯通过列举这些对象显示出自然界崇高的美学特征:数量的巨大和力量的强大,威严可怕,令人惊叹,人的实践尚未征服的奇异。 2、崇高也存在于社会生活和艺术中。 朗吉弩斯所理解的社会生活的崇高主要限于人格的伟大、精神的高远和感情的炽烈。 比如,《论崇高》里通篇充满了对意志远大、激越高举、慷慨磊落的人格的赞赏和对和琐屑无聊、心胸狭窄、墨守成规的人格的鄙夷。 希腊抒情诗人 萨福 只要看你一眼, 我便说不出声, 我的舌头不灵, 一种微妙的火焰 立即在我身上传遍, 我眼花,视而不见; 我耳鸣,听而不闻; 我的汗好像甘霖, 我混身拌颤; 我的脸色比草还青, 我觉得我与死亡接近。 3、作为修辞学著作的《论崇高》 修辞学的传统主要注意形式,而朗吉弩斯提出的崇高更加重视精神状态、表达的真诚和力量,这体现他对于同时代修辞学家的超越。当然,朗吉弩斯并不否认表现崇高的方式、规则的重要性。 崇高的来源:第一,最重要的是庄严伟大的思想,第二是强烈而激动的情感,第三是运用藻饰的技术,第四是高雅的措辞,第五是整个结构的堂皇卓越。(演说术五部分:构思、布局、表达风格、记忆和表演) (二)、崇高的效果 1、崇高的效果是能够唤起人的尊严和自信。 人天生就有追求伟大、渴望神圣的愿望。在崇高的对象面前,人感到自身的平庸和渺小,人奋起追赶对象、征服对象、超过对象,从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一种自豪。 对于崇高的效果,朗吉弩斯在《论崇高》里有这样一段话:“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森罗万象的宇宙中来,仿佛引我们去参加盛会,要我们做造化万物的观光者,做追求荣誉的竞赛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的心灵中植下不可抵抗的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 2、朗吉弩斯关于崇高效果的观点对后人产生很大的影响。 黑格尔写道:“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底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 车尔尼雪夫斯基写道:“我们在观照伟大的东西时,或者感到恐怖,或者惊奇,或者对自己的力量以及人类的尊严产生自豪,或者由于我们自身的渺小、衰弱而丧魂落魄。” 黑格尔(1770~1831) “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底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 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年) “我们在观照伟大的东西时,或者感到恐怖,或者惊奇,或者对自己的力量以及人类的尊严产生自豪,或者由于我们自身的渺小、衰弱而丧魂落魄。” 3、朗吉弩斯提出艺术中的崇高应该对人的感情产生强烈的效果,使人狂喜,让人惊奇,这是贯穿《论崇高》全书的一条主线。 他写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