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客体关系的基本概念 客体关系的基本概述 代表人物的基本观点 客体关系形成的历程 客体关系病理学 临床应用 客体关系(object-relations) 基本界定: 客体关系是指存在一个人内在精神中的人际关系形态的模式。 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人际关系,更强调环境的影响。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的关系。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 客体关系起源于克莱因,在把精神分析运用于儿童的治疗中,通过游戏她发现儿童并不是把能量用来控制情欲冲动,而是使用更多的能量构建他们的人际关系世界。在儿童的内心当中存在着一个内在关系世界。且这种关系是以母子关系为原型,它是所有客体关系的基础。较之弗洛伊德的理论,客体关系理论所看重的是儿童前恋母期的发展。 基本观点 梅兰妮.克莱因:创新和过渡的理论家 梅兰尼.克莱茵于1882年在维也纳诞生。从她结婚并生了第三个小孩之后她才重新开始其专业生涯并专攻儿童精神分析。她在1926年移居伦敦,继续其创新的专业工作直到死于1960年为止。从1921年到1960年的写作生涯中,克莱茵大幅度地扩展了弗洛伊德所开启的有关客体及客体关系概念。她在许多重要领域中都追随弗氏的带领,诸如强调本能驱力来解说动机及人格的形成,但她的某些概念又非常创造性且完全地背离了弗氏的概念。 克莱茵认为: 婴儿在子宫内处于一种完美状态, 当他出生那一刻起就经历着第一次创伤。 基本观点: 生与死相互斗争,生命是被“创造与毁灭之间强大而神秘的内在斗争”所控制着。 基本观点 费尔贝恩:一个纯粹的客体关系模型 费尔贝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于炮兵队服务退役之后,在1926年完成其医学及精神专科训练。他大部分的专业生涯都是在苏格兰的爱丁堡渡过,在那里虽然专业领域上比较孤独,但多少因其积极介入英国精神分析学会而获得平衡。梅兰尼.克莱茵的理念深深触动了他,他自己的思想,是基于他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治疗,并在1930年代末期到1950年代初期的著作中体现的。 基本观点 论述中心在于 依赖被体验的方式以及儿童与母亲之间的依赖关系如何被结构化,并入儿童的自我之中。 三个阶段 婴儿期的依赖阶段 : 儿童从心理上与主要抚养者融为一体 “原始认同” 过渡阶段 : 好的客体→理想的客体 兴奋性客体 坏的客体 拒绝性客体 成熟的依赖阶段 基本观点 马勒:个体的心理诞生 马勒,一位医师及精神分析师,1930年在维也纳作为一位儿童分析师开始她的职业生涯。1938年,她离开维也纳,搬到纽约,成为纽约州精神病研究所儿童服务中心的精神师。 基本观点 在马勒看来,成熟的整个顺序,就是儿童从对母亲的共生依恋状态转向实践稳定的自主认同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如下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自闭阶段 共生阶段 分离个体化: 分化亚阶段、实践亚阶段、和解、原欲客体恒定亚阶段 基本观点 温尼科特:具有独特视角的儿科医生 温尼科特,一位英籍小儿科医师,从1950年到1971年,进行了大量的写作,很难将其理论安排到适宜的客体关系理论的分类中。他的许多著作及理论都是开始于无线电广播讲话或专业性演讲,因此具有非正式的调调。虽然他有时从梅兰尼.克莱茵那边借来一些用词,但他也会按照他自己的意思创造一些词,诸如足够好的母爱、容纳性环境。 基本观点 容纳性环境: 环境中重要的因素是母亲的照顾。“首先,母亲本身就是促进性环境。” 足够好的母亲: 在婴儿与母亲的关系的特别发展阶段中,足够好的母亲充分提供婴儿所需要的一切。母亲依据孩子的需要,做出变化和适应,并且在孩子的依赖性增强时,要逐渐减少对孩子的满足和照顾。 真“自体”与假“自体” 过渡性客体 客体关系的发展 什么叫“好”? 什么叫“坏”? “好的”感觉和“坏的”感觉源自哪里? 母性分裂 这个过程开始于婴儿的原始分裂,即将世界分成令人满意的和令人不满意的感觉:充足是好的;空乏是坏的;温暖是好的,冷淡是坏的;被抱着是好的,不被触碰是坏的。 每一个儿童的狂热愿望都是希望给予他满足感的主要客体,即母亲会满足他的所有要求。 但这永远只能是一个梦想而已。因为母亲也是人,他也会疲劳。儿童期的一个清醒认识就是母亲并不是完美的,但这并不会阻止儿童继续坚持完美的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