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哪些人在研究社会心理学
(一)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1、代表人物:G.奥尔波特。
2、主要思想:心理学方法。个体心理的变化与过程,影响个体行为的社会条件;制约个体行为的动机、自我意识等心理机制。
3、着重点:个体变量的重要性。个体行为。
4、主要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勒温的群体动力理论、社会认知理论。
5、基本的研究方法:实验法。
(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1、代表人物: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库兹明。
2、主要思想:社会学方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3、着重点:社会或群体变量的重要性。人们的社会互动。
4、主要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角色理论以及参照群体理论。
5、基本的研究方法:问卷法和访谈法
三)比较文化的社会心理学
1、[美]文化人类学家特雷安迪斯和郎伯特(1980)
2、主要观点:通过比较文化的调查与访问,或在自然情境中对人们行为进行系统观察,或对档案材料进行分析、使用等来研究社会心理现象。
3、着重点: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
4、主要理论:文化与人格理论。
5、基本的研究方法:跨文化的现场研究法。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
有人对30条定义进行了归纳整理,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归为四类:(1)社会互动或社会交互作用;(2)人际关系;(3)社会影响(核心);(4)社会化。
三、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一)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二)理论性极强的应用学科
四、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1.社会心理学应研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人格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社会或文化行为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第2 节 社会心理学的成长史
一、孕育时期
两条基本线索
一是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二是源于亚里士多德。
弱点
无法借用经验方法证明他们的假设,导致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哲学的分离。
二、形成时期
(一)形成的背景
(二)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相互渗透
(三)三大直接来源
1.德国的民族心理学2.法国的群众心理学3.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三、确立时期
(一)Allport,F.H.与心理取向的实验
1、社会促长实验;2、瑟斯顿和里凯尔特的态度测量研究;3、阿希的从众行为与米尔格雷姆的服从研究。4、勒温的心理场论。人与人的关系、群体的形成、群体内聚力、领导作风和种族歧视。
(二)乔治·赫伯特·米德的社会学传统
首先是理论建设。乔治·米德继承了查尔斯·库利、威廉·托马斯等人的社会学传统,以《心灵、自我与社会》(1934年)一书为后来被赫伯特·布鲁默称之为“符号互动论”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其次是具体研究。(1)三四十年代进行的有关社区心理和社会流动的调查,代表作有罗伯特·林德等人的《中镇》和沃纳的《杨基城》。(2)公众舆论(民意)、恐慌、流言与谣言的研究,其中最富有成效的,是1935年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盖洛普运用分层抽样方法进行的科学的民意测验。
三)人类文化学的挑战
1、马林诺夫斯基
新几内亚特罗布里恩德群岛土著居民心理的研究
2、马格丽特·米德
南太平洋上的萨摩亚群岛和新几内亚的现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出版了《萨摩亚人的成年》(1929年)和《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1935年)。
3、鲁思·本尼迪克特
《文化模式》:探讨了个人心理与行为特征同其所处的文化之间的关系,由此揭开了现代科学国民性研究的帷幕。
四、发展时期
霍夫兰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进行的沟通与说服及态度改变关系的研究。
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根据他对1940年进行的战时美国总统选举的调查发表了《人民的选择》(1945年)一书,对大众传播的社会与心理功能进行了出色的论述;而塞缪尔·斯托夫等人则在马歇尔将军的主持下对美军人员素质及心理状况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由此写成的四卷本的《美国士兵》(1945年)一书提出了“相对剥夺”的概念,丰富了三年前由H.海曼提出的“参照群体理论”。
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对现代社会的国民性格的比较研究。M.米德的《一个人类学家眼中的美国》(1942年)和本尼迪克特的《菊花与刀》(1946年)对美国的战争动员及对日政策的制定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第3节 怎样研究社会心理学
一、观察法:描述社会行为
(一)何谓观察法
指研究者观察人们的行为,并对其测量值或行为的印象加以记录的方法。
(二)观察法的类型
1、根据观察程序的形式,可以分为结构化观察法和非结构化观察法
2、根据观察的场所和组织条件,可分为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
3、根据观察是否具有连贯性和持续性,可以分为连续性与非连续性观察
4、根据观察者的立场,可以分为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完全参与观察与半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进入被观察者的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章 IBT写作范文系列15.pdf
- 第二篇 艺术的门类论.ppt
- 托福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之牛顿运动定律-智课教育旗下智课教育资料.pdf
- 12同步电机的基本理论与运行特性.ppt
- 教师压力缓解教学.ppt
- 第四章 参与式理念应用扶贫开发培训.ppt
- 第八篇教学_小学教育学.ppt
- 2014第1讲 社会学概论_附件.ppt
- IPv6视频服务与用户群体分析--上海交大.ppt
- 学前课程论课件讲述.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