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要内容 第二节 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及其机制 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是土壤原有的构成元素,有些是植物、动物和人必需的营养元素。如Zn、Cu、Mo、Fe、Mn等,但由于含量的不同,可导致不同的效应,如果含量和有效性太低生物会表现缺乏症状,但过量就会造成污染事件。 土壤背景值就是指在未受污染的情况下,天然土壤中的金属元素的基线含量。 1.重金属不被土壤微生物降解,可在土壤中不断积累,也可以为生物所富集,并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积累,危害人体健康。 2.重金属一旦进入土壤就很难予以彻底的清除。 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的迁移 重金属通过质流、扩散、截获到达植物根部。 植物通过主动吸收、被动吸收等方式吸收重金属。 重金属通过木质部和韧皮部向地上部运输。 植物对污染物吸收受到土壤性质、植物种类、污染物形态的影响。 1.影响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迁移的因素 2. 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的迁移转化规律 3. 主要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累积和迁移转化 来源:炼锌工业的副产品; 旱地石灰性土壤中多以CdCO3、Cd(OH) 2存在; 在水田中主要CdS存在; 镉的吸附跟土壤胶体的性质有关。 镉不是人体的必需元素。 3. 主要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累积和迁移转化 铜是各种生物的必需微量元素; Cu2+容易与腐质酸的羧基和羟基发生螯合; 污染土壤中的铜主要在表层积累,并沿土壤的纵深垂直分布递减,这是由于进入土壤的铜被表层土壤的粘土矿物吸附,同时,表层土壤的有机质与铜结合形成螯合物。 在植物各部分的积累分布:根茎、叶果实。 3. 主要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累积和迁移转化 来源:冶炼废水、废渣,汽车尾气 主要以Pb(OH)2、PbCO3、PbSO4存在,Ksp小 有效性受pH影响很大,土壤的pH增加,使铅的可溶性和移动性降低,从而影响植物对铅的吸收。 很难迁移、植物吸收后积累于根部 藓类植物被确定为铅污染和积累的指示植物 3. 主要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累积和迁移转化 锌是植物、动物和人类必需的营养元素 在还原条件下易形成ZnS 在碱性条件下易形成Zn(OH)2沉淀 酸性土壤溶液中离子态含量高 2ppm 对土壤pH非常敏感 汞-Mercury 三种价态随着pH和Eh变化而转化,HgS是还原状态下的主要形态 土壤的粘土矿物和有机质对汞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因此汞进入土壤后,大部分被土壤吸附或固定,因此汞容易在表层积累。 汞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可甲基化,毒性增大。 植物对汞的吸收和积累与汞的形态有关。 植物根系通过改变根际化学性状、原生质泌溢等作用限制重金属离子跨膜吸收。还可以通过形成跨根际的氧化还原电位梯度和pH梯度等来抑制对重金属的吸收 已经证实,某些植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收能力的降低可以通过根际分泌螯合剂而减少重金属的跨膜吸收 研究结果表明:细胞壁中的金属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或与细胞壁中的纤维素、木质素结合; 由于金属离子被局限的细胞壁上,而不能进入细胞质影响细胞内的代谢活动,使植物对重金属表现出耐性; 不同植物的细胞壁对金属离子的结合能力是不同的; 细胞壁对金属离子的固定作用不是一个普遍耐性机制。即:不是所有的耐性植物都表现为将金属离子固定在细胞壁上。 耐性植物中的几种酶的活性在重金属含量增加时仍能维持正常水平; 同时还可以激发另外一些酶,从而使耐性植物在受重金属污染时保持正常的代谢。 1957年发现,在马的肾脏中发现金属硫蛋白( MT ),能合成MT的细胞对重金属有明显的抗性, MT是动物及人体最重要的重金属解毒剂 。 后来,在植物中发现类MT或植物络合素。其作用是与进入植物细胞内的重金属结合,使其以不具生物活性的无毒的螯合物形式存在,降低金属离子的活性,从而减轻或解除其毒害作用。 第三节 土壤中农药的迁移转化 1. 土壤中农药的迁移 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是指农药挥发到气相的移动以及在土壤溶液中和吸附在土粒上的扩散、迁移,是农药从土壤进入大气、水体和生物体的重要过程。 主要方式是通过扩散和质体流动。 扩散是由于热能运动引起分子的不规则运动而使物质分子发生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转移的过程。 影响农药在土壤中扩散的主要因素: 1.土壤的水分含量 2.吸附 3.土壤的紧实度 4.温度 5.气流速度 6.农药的种类 物质的质体流动是由水或土壤微粒或是两者共同作用所致。 影响农药在土壤中质体流动的因素: (1)农药与土壤之间的吸附 (2)土壤有机质的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骨文和商周青铜器.pptx
- 地铁机电工程筹划.pptx
- 1.植物的生殖.ppt
- 4、热继电器及自锁控制.ppt
- 4、使用D触发器设计一个.pptx
- 1.智慧城市发展战略和实现途径(顶层设计)-王总-20160115.pptx
- 地铁土方开挖优化论证资料.pptx
- 4、外汇交易(二).ppt
- 七上19北方的民族汇聚.pptx
- 2016.4亚太.pptx
- 频率之维: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与机制探究.docx
- 预购商品房抵押制度的法理剖析与实践路径探究.docx
- 产业集聚视角下长珠三角机电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与启示.docx
- 揭开影子董事的“面纱”:公司法视角下的深度剖析与实践反思.docx
-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消费者民事权利保障的多维审视与实践探索.docx
- 鲁股力量:山东省上市公司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多维贡献与驱动研究.docx
- 食用槟榔的安全风险剖析:多维度视角与应对策略.docx
- 我国中药材价格波动特征、影响因素及生产经营者风险应对策略研究.docx
- 论彩票业政府管制:现状、问题与优化路径.docx
- 全球能源变局下外资石油企业在华投资战略与前景洞察.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