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生甘为中国牛.doc
一生甘为中国牛
在资深美籍专家、中国人民的好朋友阳早同志逝世一周年之际,我来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的小王庄农场,看望了阳早的遗孀、著名奶牛机械化饲养专家寒春老人。
见到寒春,又让我想起了2001年11月7日那感人的情形。那天上午,来自中央企业工委、国家外国专家局、北京市以及中国农机院等单位的众多领导和同志,与阳早、寒春老人欢聚一堂,为这对寿星夫妇――83岁的阳早和80岁的寒春庆贺生日,祝二位老人健康长寿。
提起阳早和寒春,现在的年轻人或许还有些陌生。然而在中国,50岁以上许多人的心目中,他们是一对非常了不起的人物。60多年前,为了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他们不远万里,从大洋彼岸来到中国,把自己的青春和才华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被中国人民誉为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阳早:为了信仰来到中国
阳早,原名欧文?恩格斯特,出生于1918年。年轻时曾就读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农业系畜牧专业。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事迹和有关书籍传到了美国。加拿大著名医生白求恩的故事深深地感染了他。当时斯诺撰写的《西行漫记》一书,影响了许多具有正义感的美国青年。正在念大学的阳早一口气读完了《西行漫记》后深受鼓舞,他产生了要到中国去的念头。有一天,他对母亲说:“中国共产党是有希望的,延安是有希望的,我要去那里看看。”
尽管阳早的母亲舍不得儿子远离,可是她知道儿子的性格,他是个刚毅、勇敢、看准了目标便义无反顾的进步青年,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他。母亲只好默默地点头,含泪支持了儿子的选择。半个月后,阳早为了实现来中国的愿望,卖掉了自己饲养的60头奶牛和3匹好马,来到华盛顿。后经寒春的姐姐介绍,于1946年以联合国救济总署奶牛专家的身份搭上了跨越太平洋的轮船,一个月后他来到了中国。这年秋天,阳早在我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几经辗转来到了延安。
一到延安,阳早立即就被那里火热的生活吸引了。他看到,延安是一个充满了热情和活力的地方,是一块革命的热土。一天,有一位首长对他说:“你懂农牧业,我们有一群荷兰奶牛,你在陕北帮助我们发展这项事业吧。”从那天起,阳早便参加了革命队伍。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大举进攻延安,阳早和延安兴华农场的职工带着30多头奶牛,在陕北长途跋涉6个多月,圆满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把解放区仅有的这群奶牛保护了下来。为此,他在解放区被誉为“经受了革命考验的人”。1948年底,解放战争胜利在即,阳早亲眼看到了创造“小米加步枪”神话的毛泽东的魅力,这更加坚定了他留在中国的决心。
寒春:从曼哈顿到延安
1942年,美国开展了名为“曼哈顿工程”的原子弹研究。当时年仅24岁的寒春是参与这项工程的为数不多的女科学家之一。然而年轻的寒春当时并不知道,美国政府研究原子弹是干什么。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夺去了15万人的生命。寒春惊呆了,喃喃道:“难道我们实验原子弹就是用来屠杀人民的吗?”寒春和所有有正义感的美国科学家一样,走上街头,向美国政府提出抗议。
正在这时,寒春接到了阳早的来信。阳早是她哥哥韩丁的大学同学,寒春当年常去看望哥哥,于是便结识了阳早。阳早英俊潇洒,富有正义感,给寒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阳早也很喜欢这位聪明、漂亮、活泼的姑娘。于是两人产生了爱情。
正在痛苦中的寒春。连续接到了阳早从中国延安发给她的信。阳早在信中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解放区轰轰烈烈的革命生活,赞扬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并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阳早的来信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寒春前进的道路,寒春决定到中国去。于是,她给宋庆龄写了一封申请函,希望来华教授物理。不久她收到了宋庆龄的邀请,20多岁的寒春兴奋得在床上翻了几个跟头……随后便踏上了中国的旅途。
1948年,寒春揣着宋庆龄的邀请函,以芝加哥大学学生的名义离开美国。到延安后,共同的理想、共同的道路终于使他们结合到了一起。1949年4月,这两个志同道合的青年在延安的窑洞里举行了婚礼。
那时,陕北的生活非常艰苦,但这对美国青年却以苦为乐,尝到了爱情与欢乐。一次,阳早要过生日,按照美国的习俗,应做一个大蛋糕,再插上蜡烛,可陕北没有蛋糕,寒春想了一个办法,她用黄土捏成了一个大蛋糕,上面刻上细花。没有蜡烛,就插上一个小棍来代替。阳早看了异常兴奋。这个“蛋糕”包含了妻子多么深厚的情谊啊!在美国,阳早过的生日都忘了,只有这次生日深深地刻在了他们的心上。
婚后,阳早和寒春服从组织分配,赶着83头荷兰奶牛来到位于陕北和内蒙古交界的三边牧场,帮助当地改良奶牛品种。就这样,寒春放弃了自己所学的核物理专业,跟随丈夫一心扑到发展中国农牧业的设想之中。那时,寒春每天和当地牧民们一样,用她那长满了茧子的双手烧牛粪,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