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人海外探亲遇心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老人海外探亲遇心结.doc

中国老人海外探亲遇心结   “儿行千里母追随”。许多华裔移民在国外艰难打拼,多年也不能见父母一面。因此,当工作和生活稳定下来后,他们 一般都要接父母前去探亲、团聚。在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人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老人   有数据显示,目前在美国的中国老人就有十万人左右。这些老人出国为的是与子女相聚,享受天伦之乐,同时也可照顾孙子孙女,减轻子女的负担。但是,老人们很快就发现,他们与自己曾经熟悉的子女之间有了许多的隔阂与矛盾:离开家乡到异乡,陌生的环境和不同的文化氛围,使他们备感空虚和寂寞。      “孩子已经变了”      有一对老夫妻到美国新泽西州去看儿子,没过多久,就吵着要回家。原因是他们与儿子对中国的看法不同,经常发生争执。老人认为,儿子离开中国十多年了,对中国发生的变化不了解,却总爱评论中国,说国外怎么怎么好,崇洋媚外。最后,两位老人认定“孩子已经变了”,在大吵了一架之后,决定返回中国。      孙子打不得      老邢到美国是来帮助儿子带十岁的孙子的。他是东北人,急脾气,坚信不打不成材的老理儿。到美国后,儿子就警告老爷子,在美国打孩子是不允许的。但是有一次吃午饭时,孙子故意把蔬菜全都挑出来扔掉,邢先生觉得小孩子太不知道珍惜了,巴掌就忍不住落在了孙子的身上。孙子不哭不闹,拿起电话叽里呱啦讲了一通。一开始,老邢还以为他是在向儿子和媳妇告状呢,没想到15分钟后,一辆警车就停在了门口。原来孙子报了警。      “常驻父母”不容易      还有不少新华人,在有了孩子后把父母亲接去帮忙。在国外请个看小孩的、管吃管住的保姆不容易,少说也要七八百美元。接父母去“进一步发挥余热”,既能和父母团聚,又能减少经济压力,按说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其实不尽然。      十年前,53岁的邱素琴从河南郑州的一家纺织厂提前退休,专程去美国照顾即将出世的孙子。在美国十年,她帮忙带大了两个孙子,自己也锻炼成了“老纽约”,她心里感到非常欣慰。   可是有一天,当老师向家长反映,说孩子少言寡语并不爱和小朋友玩后,媳妇坚决地认为是平时孩子和奶奶讲了太多的中文,而影响了语言机能的发育。从那以后,婆媳矛盾也就逐渐增多。媳妇隔三差五地表示出对婆婆的不满,从煮菜的口味到上菜的顺序,甚至还直截了当地说:“您来了这么久就不想回去看看吗?”就这样,邱素琴的心也凉了,她觉得这个家不再需要她了。她选择了回国,并决定以后不再往来。   邱素琴在美国居留期间还拿到了“绿卡”,希望和家人一起安享晚年。当她发现与媳妇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时,所幸还可以选择离开,那些没有退路的“常驻父母”又该如何呢?      解开心中的“结”      许多常驻老人在国内独立自主,为了和子女团聚来到国外,成了完全依附儿女、没有朋友、没有经济收入,甚至没有自己的居住空间的“三无”老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鸡零狗碎的家务事和微不足道的小情绪,也容易被放大,成为单薄生活的焦点。   如果说家庭矛盾和孤独寂寞是老人们心上的“结”,解开这个结更多的也还是要靠他们自己。   因探亲而到加拿大的侯君梅,现在已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职业保姆,每月一千多加元的工资让她的口袋渐渐丰满起来。每周六天住在雇主家,周日一天回子女家住,还总给孙子孙女带很多好吃好玩的。祖孙三代都非常珍惜这难得的一天,关系十分融洽。   此外,在有的国家,探亲老人也可以依靠政府为低收入老年人提供的福利做到自立,当然前提是拿到“绿卡”。   卢老夫妇,真正享受美国的生活是从搬到老年公寓开始的。在那里,他们重新拾起了年轻时因为太忙而丢掉的爱好。卢先生学习画中国山水,卢太太则在鸡蛋壳上描画京剧脸谱。作品积多了,他们就在公寓的活动室里举行小展览,再分送给邻居们。   针对探亲老人在国外遇到的问题,有关专家建议,无论是子女还是老人,在申请老人去国外长期居住之前都应慎重考虑。从子女的角度,最好是在有足够的经济基础之后,起码在能为老人提供独立的住房或有可能申请到老年屋的情况下,接父母去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是需要父母过去帮忙,就要包容、忍让、孝顺,尽量避免家庭矛盾。从老年人的角度,也要充分了解子女的状况,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做好思想准备,让自己安享晚年。 4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