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敢问抑郁症药物治疗模式路在何方
敢问抑郁症药物治疗模式路在何方?——关于抑郁症联合用药治疗模式的一点看法“抑郁症”的相关描述可以追溯至一什么是抑郁症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心境(情感)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其症状可分为核心症状、心理症状群和躯体症状群三个方面。根据《抑郁症临床路径2010版》,抑郁症诊断依据为:1.主要症状为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导致劳累感增加和活动减少的精力降低。常见的症状还包括稍做事情即觉明显的倦怠。2.病程持续2周以上。3.常反复发作。4.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二流行病学状况(源自米内网和赛柏蓝)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及生活空间越来越狭窄等诸多因素,抑郁症在全世界逐渐流行开来,已成为人类继癌症、卒中和慢性阻塞性肺病之后的第四大慢性疾病。据WHO统计,全球已有超过 3.5 亿人患有抑郁性疾病。据 IMS health 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精神疾病用药已经超过360 亿美元,占药品销售总额的5%。一个强烈的反差是即使在发达的西方国家也仅有不到一半的人能够得到合理的治疗,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甚至低于10%。我国的抑郁症者已超过3800多万人,约占成人患病率的3%~5%,但只有不到10% 的人接受了相关药物治疗。据工信部中国医药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22城市样本医院抗抑郁药物市场销售额为10.60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14%,占据精神障碍用药市场的45.88%。目前抗抑郁药近20多种,医院市场前10位品牌合计大约占80%以上的市场份额,占据前五位的药物由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和5-HT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构成。三现行抑郁症药物治疗模式需要改进吗?抑郁症治疗的目标是痊愈,即抑郁症状完全消失、社会功能恢复良好且持续至少6个月。目前抑郁症药物治疗的主流方式是单药治疗,其结果是治愈率不足30%,且残留症状多,易复发。为什么会出现此种状况?基于up-to-date研究,抑郁症状主要与5-HT、NE及DA三条通道相关(如图1),而最常用的抗抑郁药只作用于其中一条或某两条通道,此势必会造成某些通道的相关症状得不到改善。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目前的单一药物治疗模式与当今新医学模式背道而驰。图1 抑郁症相关通道目前,抑郁症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具有多因素、多环节、多靶点的特征,当前药物主流研发模式“单一靶点、单一化合物”的研发策略与其相去甚远,这一问题很大程度上导致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抑郁症治疗药物。随着医学的进步,“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新医学生物学模式逐渐兴起,其与中医治疗遵循的“整体化”思想不谋而合。对于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的疾病,采用药物联合治疗已成为专家共识。如对于高血压病人,目前在临床工作中已经广泛采用联合降压药物治疗以达到长效、减低靶器官损害的目的,如钙离子拮抗剂(CCB)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治疗方案;如在癌症领域,作为造就现代医学史上新的圣杯——彻底治愈癌症的塑造者,数学生物学家、进化动力学项目主任Martin Nowak和数学博士后研究员IvanaBozic指出,应用两种抗癌药物联合靶向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有效地治愈几乎所有的癌症(生物探索2013/07/23)。那么,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是否又有什么启示呢?四抑郁症联合用药治疗的优势分析既然抑郁症发病机制复杂,那么从病理学、生理学角度看其药物治疗不应针对某1个靶点,而应该是多靶点联合治疗。联合治疗的优势包括:不同机制的抗抑郁作用可能存在互补或协同作用;小剂量联合可减少单一大剂量导致的峰浓度相关的不良反应;对于抑郁严重的患者,联合用药可以减少单药治疗的徒劳,降低复燃的危害,因为未经充分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会出现抑郁发作更频繁,并且严重程度加重的趋势;不同达峰时间的抗抑郁药联合使用可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等。为探求治疗不满意患者的出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出资3500百万美元完成了一项名为STAR★D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西酞普兰单药治疗失败的患者,与换用舍曲林,文拉法辛,安非他酮等单药治疗或加用丁螺环酮治疗相比,加用安非他酮治疗更显著改善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从治愈率、不良反应和耐受率角度考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抗抑郁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世界生物精神病学会联合会(WFSBP)最新指南(2013; 14: 334–385)指出,目前还没有充分证据证明某类抗抑郁药较其他任一类抗抑郁药在疗效和快速控制症状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安全性和耐受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对于抗抑郁药联合治疗在有效性方面的优势,通过理论推断和STAR★D等一些科学研究其已得到证实,那么对于联合用药在安全性和耐受性方面的优势呢?目前最常用的抗抑郁药为SSRI类(帕罗西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