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彬硕士论文最终定稿4-7.docVIP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彬硕士论文最终定稿4-7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题 目: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水体人工生态系统的研究作者用定时定量加入虾片和微生物制剂的方法进行石斑鱼育苗。水体中微生物分解虾片、各类生物的排泄物和残体;水体中自然出现一些微型浮游生物利用;投入的轮虫、桡足类可摄食微型浮游生物、单细胞藻类等;石斑鱼苗则摄食轮虫、桡足类。育苗过程中,定时测定育苗水面的光照、水体的水温、盐度、pH、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活性磷、总磷等理化指标,研究了这些指标的变化规律。测定了水体浮游细菌生产力、浮游动物对细菌的摄食作用、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牧食力、鱼苗对浮游动物的摄食与生长。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育苗水体主要理化因子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PO43-)和总磷含量也随育苗时间推移而增加,育苗期的活性磷含量变化范围0.04~1.15 mg/L、总磷含量变化范围0.28~1.59 mg/L。育苗过程中,加入的虾片和EM菌对水化指标有重要影响:虾片被微生物分解成有机酸,水体pH值明显降低,“三氮”和总磷含量增加;加入EM菌加快虾片、生物残体及排泄物的分解,使水体pH降低,通过加快氨氮向硝酸盐的转化,使氨氮含量降低,由于微生物利用水体中的硝酸盐,同样有使硝酸盐氮含量降低的作用,EM菌在水体中能有效降低活性磷含量,没有降低总磷含量的作用。讨论了育苗水体通过加入虾片、EM菌而保持水质相对稳定的机制问题。 2.采用原位实验生态学方法对育苗生态系统中浮游细菌生产力进行研究。育苗期间,三种不同处理的育苗水体的细菌生物量几乎都随着育苗时间的延续而增多;相同时间的取样、不同处理的菌1、菌2、菌3组的平均细菌生物量分别为491.64μgC·dm-3、809.72μgC·dm-3、1200.14μgC·dm-3,即菌1<菌2<菌3,表明增加微生物制剂和虾片的投入量都使育苗池中细菌生物量的增加。随着育苗时间的推移,不同处理的三个组的细菌生产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总体上,育苗后期的细菌生产量比前期高;不同处理的菌1、菌2、菌3组的平均细菌生产量分别为255.04μgC·dm-3·d-1、344.50μgC·dm-3·d-1、423.34μgC·dm-3·d-1,即菌1<菌2<菌3,同样表明增加微生物制剂和虾片的投入量都使细菌生产量的增加。细菌生产量与细菌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r= 0.658,n= 15),而与水温没有表现出相关关系(r=-0.237,n=15);细菌的日变异系数与水温(p<0.01,r= 0.642,n=15)呈显著正相关。讨论了在工厂化育苗生态系统中,虾片、EM菌加入量与细菌生物量、生产量的关系,以及细菌生产量与水温的关系问题。 3.采用原位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育苗水体中浮游动物对细菌的摄食作用。浮游动物对细菌的生长与繁殖有控制作用。在水温26.2~30.2℃、盐度31~32的条件下,浮游动物对细菌的摄食量272.9μgC·dm-3·d-1;浮游动物摄食量占细菌生产量的84.8%。其中,小于3μm浮游动物对细菌的摄食量为86.3μgC·dm-3·d-1,占浮游动物总摄食量的21.3%。讨论了浮游动物对细菌摄食量与细菌生产量的关系,以及影响细菌被摄食量的因素;此外分析了在石斑鱼育苗中小于3μm浮游动物摄食的重要性。 4.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研究了育苗水体浮游动物摄食浮游植物的牧食力。育苗池中,出现浮游植物16种,平均生物量2.22×106cells/l(0.391mg/l湿重);出现浮游动物14种,平均生物量5.10×104 ind/l(14.34mg/l湿重)。水体中浮游动物以轮虫和桡足类为主,对浮游植物的滤水率为108.36ml/(L·h),浮游动物个体的滤水率为2.18μl/(ind·h);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牧食率为0.98mg/(L·h),浮游动物个体的牧食率为2.13×10-2μg/(ind·h)。讨论了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摄食的研究方法、石斑鱼育苗水体浮游动物滤水率低等问题,认为石斑鱼育苗水体中浮游动物密度太高,影响了浮游动物的正常生长。 5.斜带石斑鱼水温26.230.2℃、盐度31~32,仔鱼第3d开口摄食,第3d和第4d的摄食率较低,以后的摄食率达到100%;开口期仅有部分个体成功摄食轮虫,饱食率逐渐提高。3日龄仔鱼平均全长1.57mm,平均体重0.067mg,摄食量0.0018 mg,饱满系数2.69%;13日龄鱼平均全长3.55mm,体重0.412mg,摄食量增加到0.1080 mg,饱满系数26.21%;27日龄平均全长16.82mm,平均纯体重为74.45 mg,摄食量2.25 mg,饱满系数3.02%。11日龄时,水温27.8℃,投喂轮虫,半数个体饱食的时间35min,饱食个体胃排空时间1h40min,日摄食量为0.401mg,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