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洛丽塔》看纳博科夫的精英文化立场.doc
从《洛丽塔》看纳博科夫的精英文化立场
摘要: 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分由来已久。有着多国文化背景的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这场文化纷争中持何立场?本文试图以其成名作《洛丽塔》为蓝本,浅析纳博科夫的精英文化立场。
关键词:《洛丽塔》; 精英文化;大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075-01
《洛丽塔》可以说是20世纪最具争议性的小说之一,从1955年在美国发表之日起就备受关注。其主要的故事情节围绕着一个中年男人享伯特对一个十二岁小女孩洛丽塔近乎疯狂的痴迷展开。这一奇异的主题不令把《洛丽塔》推上最畅销小说的宝座,也同时让它陷入一场激烈的道德论战之中,正如拉莫尔的评论一样:“《洛丽塔》属于那种罕见的文化现象,在公众的意识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从最严肃的知识分子群体到手心淌汗的美国小镇青少年,无一例外。”
几乎与此同时,一场针对流行/大众文化的声势浩大的论战在二战后的美国知识份子中间展开,并且历时长达十五年。这一时期不仅正好是《洛丽塔》的诞生之时,而且些时作者纳博科夫正居美国。
当代文化研究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是大众文化和大众传媒,以及与主流文化相对的边缘文化和亚文化。当代的文化研究具有后现代性质,即文化的概念不再是现代主义的精英文化,而是大众文化。纳博科夫被很多学者归入后现代主义作家的先烈。而本文作者认为,纳博科夫的文化观仍然是一种“经典文学”意识的现代主义和精英主义立场,与今天的后现代文化观念可以说截然相反,是对利唯斯主义的一脉相承。
纳博科夫出身于俄国贵族家庭,自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甚至都没有接受公共教育,而是由专门的家庭教师在家调教。他的生活方式就是一种与大众脱离的,属于少部分人才拥有的“精英式”。虽然世界的风云变幻让他的这种奢侈生活戛然而止,永不复返。但我们有理由相信,精英文化意识在他心目中打下不可磨灭的烙印。这一点,在他的回忆录《说吧,记忆》里,屡见不鲜。
精英文化是一种特权文化,反映了一种深刻的权力关系和制度策略。精英是一个阶层,通过对稀有物品的占领和所谓高雅文化的统领来标识着人们身份的差异,与大众之间有着天然的鸿沟。《洛丽塔》里的男主人公享伯特就被赋予了浓烈的贵州色彩,是精英文化意识的集中代表。从物质的角度来看。享伯特由于继承了叔叔的一笔遗产,所以衣食无忧,具备贵州生活的基础。从文化层次来看,他教授文学,从事创作,直接掌握着现代大众已束之高阁的“高雅”文化。待人接物时,他保留着老派贵族的优雅作派,对周围的人群保持着距离和疏离感,冷眼旁观着周围形形色色的大众。他知识丰富,见多识广,衣着打扮颇为讲究,让人记忆最深的是他“紫红色的丝质晨衣”和“烟斗服”。贵族气派和作风可见一斑。表面看来,他似乎是个精神错乱的疯子。事实上,他聪明,睿智,知识渊博,几乎无所不知,做事理智有条理。在他身上,隐约可见纳博科夫的影子。行文做诗,引经据典,经典文学典故和片段,信手拈来。《洛丽塔》以日记和忏悔录的形式写就,纳博科夫假享伯特之手,对以洛丽塔为代表的大众,以及以广告、电影,通俗杂志为代表的大众文化进行了隐蔽的嘲笑和讽刺。有人说,《洛丽塔》是“古老的欧洲诱奸了年轻的美国”,或者是“年轻的美国引诱了古老的欧洲。”无论哪处说法,其实都暗含了这样一层意思,洛丽塔代表着年轻的美国。或者,更进一步,享伯特象征着欧洲古老的,正统的精英文化意识,洛丽塔则代表着年轻的,反传统,去除权威的大众文化意识。很显然,纳博科夫作出这样的情节安排,已经表明了他对精英文化意识的偏好,在享伯特与洛丽塔的对垒中,享伯物始终处于掌权的地位,洛丽塔不过是他的笼中鸟,掌中物。而且,在西方文化传统中,男性向征着强势,征服,胜利,而女性则是弱小,屈服,卑微的代名词。两相权衡,纳博科夫隐蔽的精英文化意识就毕露了。
以精英文化意识为中心的利唯斯主义毕竟大江东去,就如纳博科夫怀念的贵族生活一样一去不复返了。文化的概念不再是现代主义所谓的精英文化,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人为界线业已打破,那些在现代主义的精英意识占统治地位时难登大雅之堂的通俗文化或者说大众文化已经登堂入室,成为当今的文化主流。所以,纳博科夫只能以《洛丽塔》为媒,曲折隐蔽地表达他对精英文化意识的怀念。
参考文献:
[1]Storey, John.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2]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M].主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3]朱立元.西方美学思想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烟草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VIP
- 2025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新课标,新教材).docx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选择性必修一Unit1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x VIP
- 5.1《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4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VIP
-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8)网络地址转换NAT配置、网络端口地址转换NAPT配置.pdf VIP
-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全套PPT课件.pptx
- 单证员考试试题.pdf VIP
- 地面空压机安装技术措施.docx VIP
- 工程建设法规的案例.ppt VIP
-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