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古希腊历史和文化(上).ppt

  1. 1、本文档共1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古希腊历史和文化(上)

第二讲 古希腊历史和文化(上) 古希腊历史简介 古代希腊的文化成就 古希腊与现代文明的传承 古希腊的艺术 古希腊的文学 古希腊的宗教 古希腊的民主 古希腊的哲学 西方文化的源头 “二希”—— a.古希腊罗马文化 b.希伯来《圣经》文化 一、爱琴文明的繁荣 古代希腊的自然环境和居民 希腊半岛是爱琴海区域的主要部分,本土可分为北、中、南三部分。古代希腊以地少山多、海岸曲折、岛屿众多为特征。属地中海气候。早在旧石器时代,希腊半岛就有人类居住。 第二讲 古希腊历史和文化(上) 一、史料学 古希腊的史料丰富,分为实物和文字两大类。雅典卫城、克里特和迈锡尼宫殿遗址是著名的物质文化遗迹。 文字史料包括铭文、纸草文献和古代作家的作品。目前能够释读的最古老的古希腊铭文是爱琴文明时期的泥版文书。直接传下来的古代作家的作品也非常丰富。 二、史学史 14世纪随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引起人们对古希腊史的重新注意。 19世纪以来,在史料的积累和在史料基础上对希腊史的研究工作不断取得成果。 进入20世纪,西方史家在材料的整理、考据、释读和考古发掘方面继续前进,涌现大量的通史、专史、专著、论文、古代原著、工具书出版发行。 第二节 从爱琴文明到荷马时代 爱琴文明的繁荣 荷马史诗与荷马时代 爱琴文明的发现 是欧洲近代考古学上的一项巨大成就。德国学者谢里曼在小亚细亚和希腊的考古发掘,将古希腊文明的历史向前推进了8-10个世纪,随着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斯对米诺斯王宫遗址的发现,湮没数千年的爱琴文明重为世人所知。 克里特文明 克里特岛约在公元前6000年就有人类居住。公元前2000年前后,开始进入青铜时代,产生奴隶制城邦,被认为是克里特文明的开始。 克里特文明的最大特征是宫殿的建筑。人们将克里特文化的发展分为前王宫时期、古王宫时期、新王宫时期和后王宫时期。 迈锡尼文明 指公元前1500-1200年期间南部希腊的迈锡尼、太林斯、派罗斯等地的早期奴隶制城邦文明或青铜器文明。一般认为,迈锡尼文明的创造者是希腊人的一支阿卡亚人。公元前1400年左右,迈锡尼文明进入其全盛时期。公元前13世纪后期,迈锡尼文明渐趋衰落。 二、荷马史诗与荷马时代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相传为盲诗人荷马所著,但实际上它是特洛伊战争以来数百年希腊民间口头传说的结晶。其主题是希腊人远征小亚特洛伊的战争,以及毁灭该城之后还乡历险的故事,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反映公元前11世纪-9世纪希腊的历史,又称此时期为“英雄时代”。 荷马时代的社会经济 荷马时代,在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沿海各地占统治地位的是氏族部落制度。其经济生活仍是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生产仍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 铁器的发明和使用是荷马时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虽然此时社会暂时倒退,但希腊文明的复兴和发展却已在孕育之中。 氏族制度的解体 荷马时代的希腊社会已进入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父系氏族,荷马时代还未产生国家权力机关,部落管理实行的是军事民主制。 氏族制度的瓦解主要表现在私有制形成和奴隶制产生上,荷马时代处于由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阶段。 第三节 希腊奴隶制城邦的 形成与发展 城邦的形成和海外大殖民 斯巴达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斯巴达的贵族寡头政体及社会风尚 雅典早期的政治斗争 梭伦改革与庇希特拉图的僭主政治 克里斯梯尼改革及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一、城邦的形成和海外大殖民 社会经济的发展 公元前8-6世纪是希腊奴隶制城邦形成时期,又称早期希腊。此时期,各地的社会生产力均有新的发展,铁制工具逐渐普遍推广。从总体上看,当时希腊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各种手工业和一部分农业都带有商品生产的性质。 阶级的分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氏族公社进一步分化瓦解。在富有的氏族贵族与破产小农之间还存在着小自耕农,其中也有靠艰苦劳作而成为占有一两个奴隶的小奴隶主。随阶级分化的加深和奴隶制关系的发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这就为国家的形成创造了前提。 城邦的形成和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公元前8-6世纪,希腊先后形成了许多奴隶制城邦,这些城邦都是独立自主的小国,自由和自治是城邦热切追求的理想。希腊城邦的构成,因其具体形成的方式和途径不同,大体可分为三类。 各城邦在其形成的初期,都是氏族贵族独占政权,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阶级矛盾还未上升为主要矛盾,主要的阶级矛盾是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 城邦的特征 希腊城邦始终保持小国寡民的规模,并且在城邦体制下达到了其文明繁荣昌盛的顶峰。它们的经久不衰是希腊历史传统的特点。这种形式上小国寡民的城邦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其公民政治获得了较充分的发展,乃至建立起了奴隶制民主政治。城邦的精髓实质上就是公民的集体治权,也可以说公民集体即是城邦。城邦公民政治这个本质特征有利于希腊奴隶制经济形成以小规模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