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低俗化:灾难新闻报道的误区.doc
低俗化:灾难新闻报道的误区
所谓灾难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灾难及其发展、危害、抗灾、救灾等新闻事实的报道。灾难是具有很大破坏力和伤害力的突发事件,由于灾难事件很受社会关注,因而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往往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目前,有些媒体在灾难事件报道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低俗化倾向,以低俗化招徕受众,轻薄死者,缺少人文关怀。
灾难新闻报道的低俗化倾向
一、视觉错位。用什么样的眼光观察灾难,以什么样的角度报道灾难,是灾难新闻报道的一个基本尺度。有些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中为求“独家”和吸引力,置灾难的主体事件和群体于一边,刻意寻找灾难中的一些边缘问题和“花边”内容来报道,这是极大的视觉错位。如在印度洋惊天大海啸的报道中,一家媒体在报道影星李连杰脱险时,用了这样一个标题:《李连杰马尔代夫遇海啸 凭真功夫保障家人平安》,但实际上,李脱险与其所处旅馆位置有很大关系,“凭真功夫”的说法无非是渲染其武打明星的背景,同时制造一点传奇因素来吸引受众眼球。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硕士研究生陈花明则注意到,有一家报纸在处理这则新闻的时候,将其放在头条位置,而遇难人数继续增加的消息却被放在了二条。这种处理方式,显然是视觉错位,颠倒了两条新闻的价值,把娱乐价值放在了第一位。
二、用词轻薄,欠庄重。构成灾难新闻的主体,往往是一些血淋淋灾难事件,带给人们的往往是巨大的损失和痛苦,因而,在报道的用词上,应该客观、庄重。有些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中却极尽渲染之能事,用词轻薄,对在灾难中的人们表现出很不尊重的态度。如有的新闻媒体在报道一个车祸的时候,所用的标题是《两车头碰头 乘客撞破头》,对伤者的痛苦没有充分的关注,有些幸灾乐祸的意味在里面,纯粹是为了押韵来“凑”这个标题,很有些轻佻的意味。
三、社会公德感缺失,缺少人文关怀。讲求社会公德和人文关怀应该是每个新闻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在灾难新闻报道中更应该体现这一原则。有些媒体社会公德意识极差,在灾难新闻的处理是,连起码的道德感都没有,就更谈不上人文关怀了。比如,无论是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遇袭,还是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都有电视节目号召观众通过短信竞猜;成都天府大道怡丰路口5月初某日凌晨发生车祸,造成1死7伤。当地一家报纸以《面包“拥吻” 一女飞出车外只剩内衣》为标题,并在文中还特别提到“由于强大的冲击力,其中一名女乘客身上只剩下一条内裤。” 如此悲惨之事,这家报纸竟然用谐虐调侃的语气称之为“拥吻”,并津津乐道于女乘客只剩下一条内裤。
如何抵制低俗化
一、实事求是还原新闻价值真相。应该用理智的方法报道,让民众理智的对待,这是对于灾难报道的最根本的原则。坚持灾难性新闻事件的客观报道应该成为新闻记者不容置疑的观念,这是尊重新闻规律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年“五四”青年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与北京大学学生座谈时指出:“搞新闻,最重要的是责任两个字,就是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感。”新闻机构有责任客观、及时、准确地报道灾难事件的前因后果,报道社会各界抗灾救灾的措施进展。
在灾难新闻的采访中,应特别注意抓取灾难事件中最具有新闻价值的组成因素,包括死伤情况、财产损失情况、原因、救护和救济情况、灾区灾后情况等。找到灾难的原因,有助于人们吸取教训,提高警觉,从而预防类似灾害的发生,或即使发生也可以减少损失。而对于一场灾难的严重性,除了死伤人数、财产损失等报道外,灾区景象的描述是最能直观表现灾难严重程度以及获取人们同情的。当然,这一类情况的报道要适度,一般不应过于渲染。因此,新闻工作者在事故现场应勇敢、迅速地向人们告知灾难的真相,让人们直面灾难的悲剧本质,激发起危机感和责任心,呼吁有关地区、本国人民及国际社会的援助,与党和国家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共同努力弥补灾难造成的损失。
灾难事件发生后,受众一方面急于了解真相,了解对自身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对遭遇不幸的人寄予同情,因此在报道灾难新闻的时候要对新闻的真实性和“悲情”色彩进行考虑。对于将灾难新闻娱乐化的做法要坚决摒弃,追星、猎奇、渲染无度的方法当然就更要不得。
二、科学理性地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灾难新闻本身的“悲剧性”使有些媒体找到了“炒作”的材料,一些媒体正是利用灾难新闻中受害人的痛苦,作为新闻的卖点来吸引受众。以暴力和道德的缺失来吸引受众,最终只会使受众产生反感,赢得了受众一时的眼球,却伤害了受众对媒体长久的忠诚度,在媒体竞争的市场上不可避免地被质疑其诚信。
不回避灾情,直面灾难的悲剧性质,但又不是被动、消极地被灾难牵着鼻子跑,而是主动积极地采集党和政府及人民群众抗灾救灾的事实,热情讴歌抗灾救灾的壮举、义举,在灾难新闻中融入科学和理性,给人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激发起广大干部群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度机关食堂专业餐饮服务外包合同范本.docx VIP
- 游艇产业和游艇经济的初步分析.pdf VIP
- 9-80-81-71-72-AP系列_单机CVR232-2_系统使用手册V1.0.0中文标配(15-11-18)(1).pdf VIP
- 数字逻辑课后习题答案 .pdf VIP
- 并网前设备电气试验、继电保护整定、通讯联调.pdf VIP
- profibus通讯原理详解新.ppt VIP
- 2026届高三高考总复习生物课件: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ppt VIP
- 施耐德ATS48型软启动器.pdf
- 一种丁基胶乳、丁基胶乳制品及其制备方法.pdf VIP
- Python网络爬虫基础教程-PPT课件(全).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