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2003.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2003重点讲义

伊扎德特殊的贡献在于,编制了面部肌肉运动和表情模式测查系统(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Max,1979)和表情辨别整体判断系统(Affex,1980)),给表情识别提供了一个客观依据。 他把面部分为三个区域:额眉—鼻根区,眼—鼻—颊区,口唇—下巴区,共列出29种肌肉活动单位,编辑成号,表情是由面孔这三个区域的肌肉运动组合而成的。 布什总统的表情 布什总统的表情 第三节 学前儿童几种基本情绪的发展 一、哭   儿童出生后,最明显的情绪表现就是哭。哭代表不愉快的情绪。   哭最初是生理性的,以后逐渐带有社会性。 新生儿啼哭的原因主要是饿、冷、痛和想睡觉等。也有由其他刺激引起的,例如,环境变了要哭。 新生儿还有一种周期性的哭,许多孩子每天晚上都要哭一阵子,这种哭是新生儿在表达内在的需要,也可以说是他的一种放松。 刺激太多也容易引起新生儿啼哭。 婴儿啼哭的表情和动作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日益分化。随着孩子长大,啼哭的诱因会有所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啼哭会减少。 一方面是由于婴儿对外界环境和成人的适应能力逐渐增强,周围成人对婴儿的适应性也逐渐改善,从而减少了婴儿的不愉快情绪。 另一方面,儿童逐渐学会了用动作和语言来表示自己的不愉快的情绪和需求,取代了哭的表情。 二、笑   笑是愉快情绪的表现,儿童的笑比哭发生的晚。主要有以下类型: 1.自发性的笑    婴儿最初的笑是自发性的,或称内源性的笑,这是一种生理表现,而不是交往的表情手段。    内源性的笑主要发生在婴儿的睡眠中,困倦时也可能出现。这种微笑通常是突然出现的,是低强度的笑。其表现,只是卷口角,即嘴周围的肌肉活动,不包括眼周围的肌肉活动。这种早期的笑在3个月后逐渐减少。    出生后一个星期左右,新生儿在清醒时间内,吃饱了或听到柔和的声音时,也会本能地嫣然一笑,这种微笑最初也是生理性的,是反射性微笑。 2.诱发性的笑    诱发性的笑和自发性的笑不同,它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它可以分为反射性的和社会性的两大类。 (1)反射性的诱发笑。    婴儿最初的诱发笑也发生于睡眠时间。比如,在婴儿睡着时,温柔地碰碰婴儿的脸颊,或者是抚摸婴儿的肚子,都可能使其出现微笑。    新生儿在第三周时,开始出现清醒时间的诱发笑。例如,轻轻触摸或吹其皮肤敏感区4~5秒,儿童即可出现微笑。这些诱发性的微笑都是反射性的,而不是社会性微笑。 (2)社会性的诱发笑。    研究发现,从第五周开始,婴儿对社会性物体和非社会性物体的反应不同,人的出现,包括人脸、人声,最容易引起婴儿的笑,即婴儿开始出现“社会性微笑”。    婴儿三四个月前的诱发性社会性微笑是无差别的。 4个月左右,婴儿出现有差别的微笑。婴儿只对亲近的人笑,他们对熟悉的人脸比对不熟悉的人脸笑得更多。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是婴儿最初的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 三、恐惧   恐惧的分化也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本能的恐惧   恐惧是婴儿出生就有的情绪反应,甚至可以说是本能的反应。最初的恐惧不是由视觉刺激引起的,而是由听觉、肤觉、肌体觉刺激引起的,如刺耳的高声等。 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婴儿从4个月左右开始,开始出现与知觉发展相联系的恐惧。引起过不愉快经验的刺激会激起恐惧情绪。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视觉对恐惧的产生逐渐起主要作用。 3.怕生   所谓怕生,可以说是对陌生刺激物的恐惧反应。怕生与依恋情绪同时产生,一般在6个月左右出现。 伴随婴儿对母亲依恋的形成,怕生情绪也逐渐明显、强烈。研究表明,婴儿在母亲膝上时,怕生情绪较弱,离开母亲,则怕生情绪较强烈。 4.预测性的恐惧   2岁左右的婴儿,随着想象的发展,出现了预测性恐惧,如怕黑、怕坏人等。这些都是和想象相联系的恐惧情绪,往往是由环境的不良影响而形成。 四、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一、道德感   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儿童形成道德感是比较复杂的过程。 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 3岁后,特别是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随着儿童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逐渐发展起来。 二、美感   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 儿童的美的体验,也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婴儿从小喜好鲜艳悦目的东西,以及整齐清洁的环境。 三、理智感   理智感,是由于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儿童理智感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