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生物体的营养
第三章 生物體的營養
3-1 食物中的養分與能量
食物中可產生能量的養分
種類
醣類(碳水化合物):1公克醣類可產生4大卡熱量(4000 cal/g)。
蛋白質:1公克蛋白質可產生4大卡熱量(4000 cal/g)。
脂質:1公克脂質可產生9大卡熱量(9000 cal/g)。
功用
能量來自養分的分解。
熱量的單位
卡路里:簡稱卡(cal)。
1卡:1公克的水升高1℃所需要的熱量。
1大卡(仟卡) = 1000卡。
能量的測定--利用養分燃燒所釋放出來的熱能,以測定其所含能量的多寡。例:一粒花生米完全燃燒後,使100毫升水的溫度由25℃升高為40℃時,則此粒花生米燃燒後所釋放出來的熱能約為1500卡。
100×(40-25)=1500(卡)
食物中不能產生能量的養分
種類:水、礦物質、維生素。
功用:不能產生能量,但可維持生命機能(正常生理運作)。
例1:
品名:優酪乳
原料:生乳、果糖….
保存期限:911114
重量:200 g
營養成分表(每100 g)
醣類 15 g
脂肪 2 g
蛋白質 5 g
此瓶優酪乳可提供多少熱量?196 cal 例2:
碳水化合物:120 g
蛋白質:40 g
脂質:15 g
維生素:150 mg
鈉:5 mg
此食品含熱量大約幾卡?775大卡
(2) 可提供人體熱量的有幾種? 3種 三、養分的功能
(一)提供能量—醣類、蛋白質、脂肪
(二)調節生理機能—礦物質、維生素
(三)建造或修補身體構造—醣類、蛋白質、脂肪、礦物質
3-2 酵素(酶)(Enzyme)
一、酵素的發現與特性
來源—活細胞製造
主要成份—蛋白質
功能
分解養分,產生能量。
合成生長發育所需的新物質,而維持正常的生命現象。
※生物體中物質分解及合成的現象稱為代謝作用。
特性
當催化劑(觸媒)—可改變代謝反應的快慢,但本身構造沒有變化(可重複使用)。
具有專一性—能分解或合成特定的物質。(如:唾液澱粉酶只分解澱粉、胃蛋白酶只分解蛋白質)
限制
溫度—不同的生物其酵素作用的溫度範圍不同。
在適宜的溫度範圍內:酵素的活性隨溫度升高而增高。
例:土壤中的木黴,酵素的作用溫度為20℃~45℃。
溫度太高:酵素很快就失去活性。
溫度太低:酵素的活性越低。(回溫後仍可恢復活力)
酸鹼度(pH值)—酵素活性也受到酸鹼度(pH值)的影響。
例:胃液中的酵素就必須在酸性環境中才能促進蛋白質分解。
例:小腸中的酵素,則在鹼性環境中活性較大。
例:唾液中的澱粉酶則在中性的環境下活性最佳。
3-3 植物如何製造養分
一、植物獲得養分的方式
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礦物質(無機物)。
光合作用(無機物(有機物)
主要器官—葉
葉的構造—上下表皮、葉肉、葉脈
2. 反應式:水 + 二氧化碳 氧氣 + 葡萄糖 + 水
(葡萄糖(澱粉或其他養分(如:蔗糖、蛋白質..))
3.光合作用示意圖
—發生於葉綠餅,葉綠素吸收太陽能將水分解產生氧氣及氫(能量)。
*第二階段(暗反應)—利用光反應產生的能量,葉綠體基質內的酵素,把二氧化碳轉換成
葡萄糖與水。
二、光合作用對生物的重要性
葡萄糖(生產者)—供給動、植物利用
氧氣—供給生物呼吸
平衡大氣中氧氣及二氧化碳的濃度
光合作用簡表
原料 水、二氧化碳 場所 葉綠體 能量來源 太陽能 產物 葡萄糖、氧氣、水 最終產物 澱粉
3-4 動物如何攝食養分
動物攝食養分的過程—攝食、消化、吸收
攝食
攝食構造
水螅—觸手上的刺絲胞
蝴蝶—管狀口器
脊椎動物—舌頭或牙齒
草食性動物—臼齒(磨碎食物)
肉食性動物—犬齒(撕裂食物)
雜食性動物(如:人類)—各類牙齒均衡發展
消化
消化作用(大分子→小分子)
消化系統—消化管、消化線
消化管—口、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
消化線—唾腺、胃腺、肝臟、胰臟、腸腺
消化過程
消化管、消化腺 消化液之作用 消化管 功能 消化腺 消化液 澱粉 蛋白質 脂質 口 牙齒—咬碎
舌頭—食物、唾液混合、幫助吞嚥
唾腺分泌唾液,唾液中的酵素可初步分解澱粉 唾腺 唾液 ( ( ( 咽 控制食物進入食道 -- -- ( ( ( 食道 長25㎝,藉管壁運動將食物快速送至胃 -- -- ( ( ( 胃 橫隔膜下方,腹腔左上方,囊狀,體積大,可存食物
胃壁中有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鹽酸(強酸),可防食物腐壞、幫助胃液中的酵素分解蛋白質 胃腺 胃液 ( ( ( 小腸 長管盤繞於腹腔中,食物分解和養分吸收的主要場所 肝臟 膽汁 ( ( ( 胰臟 胰液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