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中平原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的能流分析
2012 10 20 10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Oct. 2012, 20(10): 1388−1393
DOI: 10.3724/SP.J.1011.2012.01388
*
**
蒋 碧 吴发启 吴喜慧 李 明 佟小刚
( 712100)
为探明小麦、玉米秸秆还田模式下农田生态系统的能流特征, 以关中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的不同秸秆
还田模式为对象, 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 分析了各模式的人工辅助能投入、能量产出、投能结构以
及能量转化率等能流特征, 了解不同秸秆还田模式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 小麦秸秆高留茬−玉米秸秆粉碎还
田模式的总投能、有机能投入、有机能/ 无机能、能流循环指数均最高, 分别为 7.12×1010 J·hm−2 、5.44×1010
J·hm−2 、3.25 和 0.76; 光能利用率最高的模式是小麦秸秆粉碎−玉米秸秆粉碎覆盖还田, 为 0.669%; 能量转化
率最高的是小麦秸秆不还田−玉米秸秆不还田模式, 为 6.05 。从能流特征角度来看, 秸秆还田模式的功能效益
优于不还田模式。从综合评判得分来看, 小麦秸秆高留茬−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模式得分最高, 达到0.792, 说明
该模式的生态效益最佳, 是该区种植业生产的最优模式, 可以大力推广。
秸秆还田 农田生态系统 生产模式 能流 关中平原
: Q148 : A : 1671-3990(2012)10-1388-06
Energy flow analysis of straw-return agricultural modes in the
Central Shaanxi Plain
JIANG Bi, WU Fa-Qi, WU Xi-Hui, LI Ming, TONG Xiao-Gang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China)
Abstract Energy is not only the power base, but also a basic function of ecological systems.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o-ecosystems via energy flow analysis can ensure comprehensive component objectivity. The energy output level of any
agro-ecosystem is an energy flow key index. Using the characteristic indexes of energy flow, different fun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gro-ecosystems were analyzed. The 21st century view emphasize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